第202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在寿宴上,连最不喜饮酒的徐君诚都多喝了几杯。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开怀的笑意。
  这一刻他们都对自己曾经最不看好的皇帝陛下予以最真诚的祝愿,愿他与山同寿,与海同昌。
  不少人的目光,也都齐齐落在赵崇昭身边的谢则安身上。这位曾经最被人看好也确实一直平步青云的“驸马爷”,已经被时间打磨出最耀目的光彩。不管从文还是从武,他都是许多人心中最景仰的人,文能安邦、武能定疆,任谁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这位兼有“驸马爷”“状元郎”等等名头的谢参政只有一个缺点:他实在太疲懒了。
  这么想着,所有人心里又有些幸灾乐祸。
  谢参政要是知道姚相和徐相的打算,一定会苦恼不已吧?
  赵崇昭的寿宴结束之后,姚鼎言和徐君诚就找上了他和谢则安。
  谢则安在寿宴时已经察觉许多人的目光有点古怪,再看到姚鼎言两人联袂而来,心里咯噔一跳,觉得有点不妙。
  果然,姚鼎言一开口就让谢则安眉头直跳:“陛下,老臣想辞掉相位。”
  徐君诚也同样表态。
  赵崇昭吃了一惊:“徐相,姚相,你们正当盛年,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徐君诚面不改色地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谢则安:“……”
  这个理由好生耳熟。
  姚鼎言说:“偏居一隅,见识难免狭隘,还是得多出去走走,看看民风民情。”
  谢则安:“……”
  这个理由还是好生耳熟。
  徐君诚和姚鼎言继续你一眼我一语地搬出理由,都是谢则安以前溜走时用过的。
  谢则安算是明白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谢则安和赵崇昭对视一眼,只能说:“可先生你们都去了的话,政事堂的事谁来做主?”
  姚鼎言和徐君诚齐齐地看向他。
  谢则安拒绝得相当激烈:“不行!别找我!”
  姚鼎言说:“哦,本来我还没想好交给谁的,既然三郎你自动请缨那就交给三郎你吧。”说完他装模作样地询问徐君诚,“徐相,你意下如何?”
  徐君诚捋着自己的长须,笑着颔首:“正合我意。”
  当年七月,姚鼎言与徐君诚双双辞相离京。
  当朝驸马谢衡,字则安,人称“谢三郎”,十岁与圣上相识,十六岁三元及第,十八岁掌劝君尺,二十岁为尚书,二十五岁为参知政事,三十六岁拜相,官居一品。谢三郎与圣上感情甚笃,二十余年不曾改变,荣显一时,鲜有人能及。
  时前朝范丞相长子入京,恰逢驸马与圣上同游桥市,忆当年所见,作“立秋上河图”。此画长十六尺,宽一尺,京城繁华皆在画中,更有圣上与驸马携手入画。
  圣上颇为喜欢,放入御书房中。御书房内,已挂有二十余年前的旧画。
  桥市繁华更甚从前,灯火灿亮更甚从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