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文哥儿把话听进去了,谢迁也没再责备他,只说道:“你心里有数就好,以后要做什么须得先和我或者你爹商量商量。”
  文哥儿点头如捣蒜。
  谢迁让他找谢豆玩儿去。
  文哥儿熟门熟路地过去寻谢豆,却见谢豆正在教他扎着小揪揪的妹妹念《三字经》。
  只不过谢豆教得不太专心,眼睛不时往门外瞟,惹得他妹一直扯他袖子,催他快点教下一句。
  等瞧见文哥儿来了,兄妹俩齐齐把《三字经》扔到一边。
  谢豆跑过来追问:“爹和你说了什么?”
  文哥儿目光落在扎着小揪揪的昔娘身上,有点想扯扯她头顶的小揪揪。
  他艰难地忍住了作为三岁小孩的顽劣天性,随口和谢豆扯淡:“没说什么,就是让我背了几句《论语》!我们才刚开始读《论语》就让背了,太过分了!”
  昔娘在旁边好奇地插话:“《论语》?”
  时人对女子的才学要求不高,只要能识文断句、通些文墨就好。即便是要她们读书,那也是读《女诫》《内训》《列女传》之流,经史之类的书一般是不必读的。
  昔娘比文哥儿还小半岁,还没到开蒙的年纪,平时不过是跟着哥哥认几个字,自然没听说过《论语》。
  文哥儿心里压根没有哪些书女孩儿不能读的概念,三言两语给昔娘解释了一下那是什么书,还对昔娘说道:“等你把字认全了,你哥哥再教你读。”
  谢豆是个好哥哥,闻言拍着小胸脯打包票说交给他没问题。
  三个小孩凑一起读了会书,又搬出新到手的积木玩了起来。
  谢豆一边玩还一边央着文哥儿给他讲《三国演义》里的那段赤壁之战。
  文哥儿压根记不得原文,更没买到时下流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抄本,每次讲都是照着模糊的记忆一顿瞎编,把几个精彩节点讲完就完事。
  就这样,谢豆还屡听不厌。
  可文哥儿却是已经讲腻了,决定哄谢豆自己讲:“你都听那么多遍了,不如你来讲给你妹妹听听,等你忘词了我再给你补充。”
  谢豆接到这么重要的任务,高兴得不得了,开始手舞足蹈地给妹妹讲那什么草船借箭、铁索连船、周瑜打黄盖、借东风等等经典桥段。
  谢豆东一搭西一搭地认真讲着,他妹睁着乌溜溜的眼睛认真听着,瞧着竟是出奇地和谐。
  文哥儿好几次想出言纠正谢豆讲错的地方,可瞧见他们兄妹俩都乐在其中,他也就没再插话。
  趁着谢豆在讲故事,他先把大船搭起来!
  文哥儿一如既往地玩了个尽兴才回家,不管走在路上还是回到家里都不带半点心虚的,仿佛目前正在京师悄然流行开的《弹棉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弹棉花》这首洗脑歌儿果然流传得很快。
  虽然已经没有人发钱了,它的传播速度依然没慢下来,不少好事小孩自发地口口相传在街头巷尾唱了起来。
  不出三日,连长安街都有小孩学会了这首歌。
  既然小孩们听说了,他们家里也陆续知晓了这歌儿的存在。
  有些听说过“刘棉花”这绰号的人,听了这歌儿以后内心十分微妙。
  他们让小孩儿不许乱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