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17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趁着文哥儿认真帮着写信的当口,其他人就在旁边劝起那老头儿来。
  有的劝他以后少跑几趟,不然跑出病来他家老婆子怎么办?
  有的劝他在信里向女儿要点钱,听说他女婿现在挺有出息的,女婿孝敬岳父不是应该的吗?
  老头儿一概回道:“我有数的,我心里有数的。”
  文哥儿听了一耳朵,竟也把老头儿家里的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他耐心地把整封信写好了,递给了那在对面等着的老头儿。
  一下午下来,文哥儿认真负责地给好几个真正有需要的人写了信。眼看翰林院那边快下衙了,他也该收摊了!
  有人还没来得及下定决心坐过去呢,见文哥儿要走了,便追问道:“明儿小官人还来吗?”
  文哥儿今天写出点兴头来了,忙活了半天也一点都不觉得累,只觉摆这么个代写摊子又能练字又能了解到不少平时不知晓的事,果然是个好主意!
  听到有人问起明天来不来,文哥儿开心地答道:“来的,还是跟今儿一样下午过来,你们身边若有人当真需要帮忙写信的,可以叫他们明儿过来找我。”
  众人这才高高兴兴地散去,准备回去跟人讲讲今天遇到的这么件新鲜事。
  这小孩儿可是京师赫赫有名的小神童,听说人家这个年纪都已经见过圣上几回了!
  就这么个平时他们连见都见不上面的金贵小娃娃,今儿不仅和他们讲了许多话,还要免费帮他们写家书!
  许多人这天傍晚在饭桌上的头一句话就是这样的——
  “‘免费’这词儿什么意思你知道不?”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可恶,我这么认真练字,你们却只讨论免费!
  群众:那可是新词诶!
  *
  更新!
  今天特别粗长!
  *
  注:
  1窝脖儿:参考百科解释
  【解放前,在北京的马路上,常见有人窝着脖子,背着东西健步疾走。这是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的。这种行业在老北京七十二行中叫“窝脖儿”,也叫“扛肩”的。这个行业干久了,窝脖人都留下残疾。一般从业者脖子上都会留下一个大包(肉垫子)。有人还被压成驼背(北京人叫“罗锅子”)。】
  人力时代真辛苦,解放生产力真是人类伟大事业(?)
  -
  2免费:
  没找着这个词的出处,古代记录提到“免费”都是说“未免费力”“未免费财”“作文字不免费思”“自杀其女,以免费奁饰”等等,单独指“不花钱”似乎是到清朝才陆续出现的。
  不排除历史上有单独使用的可能性。
  文里姑且当做还没有单独使用处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