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31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此可见,盗版害死人啊!
  自宋朝以来,读书人地位大大提升,出版印刷迅速兴旺起来,不仅孔孟之书到处都能买,各种闲书也逐渐多了起来。
  光是托名苏东坡出版的笔记和文集就多不胜数。
  苏轼这家伙还点评说李白写诗太放荡不拘、用词纯属乱来,不像杜甫那样把格律用得出神入化,才叫不少阿猫阿狗的仿作都敢挂名为李白所作。
  结果到头来自己的伪作也养活了不知多少书商!
  所以读书人呐,最好还是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
  今日他们对前人指指点点,明日后人也对他们指指点点!
  朱厚照虽然没听太懂,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李白的诗,他跟小先生读过;杜甫的诗,他跟小先生读过;苏轼的词,他也跟小先生读过!
  所以这是三个很会写诗作词的大文豪之间的八卦!
  朱厚照一脸严肃地点头应和:“指指点点,不好!”
  东宫一行人在司礼监经厂玩耍半日,又循着原路返还。
  到了朱厚照如今居住的东六宫外,文哥儿便不随他进去了,挥挥手朝朱厚照作别,溜溜达达地径直出宫去。
  杨玺要去向朱祐樘复命,顺便送了文哥儿一程,两人自是又熟稔了不少。
  这一送就送到了内阁外。
  不用说,文哥儿又一脸自然地去找老丘一起下班了。
  才七岁就把内阁当自己家晃来荡去,也就只有他王七岁有这么个胆子。
  文哥儿挥别杨玺,正要去寻丘濬,就碰上个熟人,是当初在四夷馆学外语的徐富。
  徐富家中明显也是有些门路的,这不,经过了三年一度的考核,这就调到内阁诰敕房来了。
  作为直接跟内阁对接的办事译字官,只要没什么外务相关的文件,他便没什么活需要干,可见是个相当清闲又很有面子的职位。
  明朝一年到头又有多少外务需要内阁处理?
  想想就特别适合摸鱼啊!
  文哥儿一见着徐富,不知怎地想起当初戏言钱福、徐富、靳贵三人的名儿格外吉利。
  如今徐富和靳贵各有前程,钱福却是打算归家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会走。
  文哥儿很是感慨了一番,不由约徐富下次有空要一起聚一聚。
  徐富自是一口应下。
  文哥儿别过徐富去找丘濬,才刚跑过去,就察觉刘健他们都转头瞅着自己。他眨巴一下眼,奇道:“怎么了?”
  刘健道:“你小小年纪的,倒是知交满天下。”
  快到下衙的点了,大伙都没什么事干,听到外头有人说话便都静下来听了一耳朵。
  于是就听到文哥儿前脚被御前的锦衣卫送来,后脚又和诰敕房的译字官聊上了,聊着聊着还约着一起去跟钱福他们这些翰林官聚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