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3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丘濬听了杨廷和的话,面上的表情却没有多少变化。
  事实上他在许多人面前他都是这张终年不变的严肃脸,很多人都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
  丘濬还在内阁的时候也催过几次,都被徐溥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拦下来的。
  江浙一带的人大多沆瀣一气,哪怕徐溥这个中正平和、从不犯错的首辅也一样。
  想要改革海贸的话,浙江、福建、广东这三个地方的阻力估计最大。
  毕竟他们本来就拥有大明仅有的三个市舶司,经过这百来年的发展,不知已经因为市舶司的存在结成了多少利益关系。
  要是真的要规范起来了,不仅明面上的好处没了,暗处的好处兴许也要受影响!
  所以这事儿才会拖到丘濬致仕还没提上日程。
  太子愿意出面当然是好事。
  可是太子到底还小,哪怕已经出阁读书也改变不了他还是个孩子的事实。
  他一个小娃娃,有多少人会听他的话?
  恐怕东宫这奏本一递上去,只会让不少人会认为是有人在背后怂恿。
  丘濬当初直接上书就是抱着自己都这把年纪了,甭管皇帝愿不愿意听他都先把建议提了再说。
  再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致仕不是吗?
  他可没什么好顾忌的。
  得罪人又怎么样?反正满朝也没几个他没得罪过的人。
  以一己之力孤立满朝文武,说的就是他丘琼山了!
  现在太子因为文哥儿的来信而生出写奏章支持加强外贸的想法来,丘濬却不免有些担心了。
  他这把老骨头都快入土了,自然无所顾忌。可文哥儿才十岁啊,要是他因为这件事而卷入朝中的利益纷争之中,以后的路还怎么走?
  丘濬皱了老久的眉头,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若是当真担心的话,一开始就不该让他去西北搞什么考察。现在人都已经过去了,再操心这些有什么用?
  “是桩好事。”
  丘濬说道。
  杨廷和跟王华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底的疑惑——
  既然是好事,怎地丘濬看起来不怎么高兴?
  两人和丘濬就着规范并加强外贸的事讨论了一番,等到离开丘家才讨论起丘濬不太对劲的反应来。
  最后杨廷和认为丘濬应该是担心文哥儿年纪太小,经不起太大的风雨。
  能拿到朝中来议论的事从来都没有小事,一桩桩一件件都牵涉到无数的利益纠葛,哪怕是他们这些已经入朝许多年的人都不敢随意提出更易,何况文哥儿才这么小?
  杨廷和跟王华感慨道:“丘学士是真的把你儿子当自家晚辈来爱护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