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2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白云片:参考袁枚《随园食单》
  【南殊锅巴,薄如绵纸,以油炙之,微加白糖,上口极脆。金陵人制之最精,号“白云片”。】
  我发现这个袁枚住在金陵的随园里,对南京的饮食却全程嫌弃脸,只有这个白云片他夸好,难道是远香近臭!
  看看他是怎么嫌弃南京饮食的:
  骂南京人不会吃海鲜:【暇舍其本题,别生枝节哉?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攒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足;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有余。】
  骂南京人不会吃刀鱼:【(刀鱼)……用火腿汤、鸡汤、笋汤[火畏]之,鲜妙绝伦。金陵人畏其多刺,竟油炙极枯,然后煎之。谚曰:“驼背夹直,其人不活。”】
  骂南京人不懂欣赏土布鱼:【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骂南京人连馒头都做不好:【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
  骂南京人不懂吃新鲜栗子和菱角:【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仁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新菱亦然。金陵人待其老方食故也。】
  袁枚:指指点点.jpg
  第448章
  文哥儿吃得自在其他人不觉也放松了心情,甚至不知不觉跟着用了不少茶点与饭菜,只觉这满桌子佳肴都更美味了些。
  等一顿饭快到尾声了,唐员外等人才猛地从这和谐的吃喝气氛里回过味来。等会儿他们好像不只是想请文哥儿吃饭来着?
  唐员外这个出面请人的便被推出来试探文哥儿的意思。
  文哥儿正在捧着金陵有名的云雾茶消食听了唐员外等人的担忧后笑了笑说道:“诸位都是金陵颇有名望的人物,手头有着许多旁人艳羡不已的生财之道何必再就着女子的一身皮肉盘剥?于佛家言这是平白给自己造孽障。”
  他本不晓得这些人竟是为了《新报》上那篇文章找上自己,现在听他们说了自己的担忧,便知晓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参与秦淮河畔那些生意。
  这也很正常他们家中已经有相对稳定的产业,免不了会想发展一下其他赚钱的营生。何况涉足这一行也不光是图赚钱倘若即将谈合作的是位喜欢美色的合作伙伴,他们总不能也把人请来西园吧?
  世人多爱酒色财气,不好这一口的终归是少数。你看许多人连当了官都背地里养乐妇或娈童满足自己,他们江南考出去的才子哪个不风流?
  像十岁就入翰林院读书的程敏政不仅少年成名还曾当过天子的老师还不是得了空就去教相好的乐妇“读诗书”。还有他们的南京解元唐伯虎至今还有不少赠给妓子的诗画在秦淮河畔流传。
  文哥儿自儿时起便与大兴隆寺的僧人们多有往来闲着没事还爱去找主持探讨佛法(切磋辩论技巧)到了金陵这种遍地佛寺的地方便与座中的江南巨贾聊起佛家之言来。
  他手捧着热茶,语气十分轻描淡写一点都不像是在奉劝别人转行倒像个佛门出来的俗家弟子在劝人向善。
  唐员外等人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应对好。
  人都是矛盾的就像在座这些江南巨贾他们一边不把百姓当人看大肆敛财一边又或多或少都信奉佛道之说,时常让家里人到寺庙里捐香火钱以求行善积德。
  有时候做的亏心事越多,便越是想通过这种法子寻求一点安慰。
  只不过比起让他们不赚亏心钱,他们还是更喜欢事后捐香油钱。你看佛家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都做这么多好事了,过去那点孽障便一笔勾销了!
  这约莫就是宗教世俗化最爱玩的鬼把戏:只要你信了我,你以前干的坏事就不算数啦!无论你是想去天堂还是想去极乐世界,反正信我就对了。
  文哥儿一看众人的神色,就知道他们大多只是浅浅地听了几句。
  他也没指望几句话就让他们一心向善。
  只是先拿这话题开个头罢了。
  文哥儿给众人分析起江南未来的发展规划,从商品经济萌芽以来,江南地区都是轻工业聚集地,印刷、纺织、文房用具这些方面的流行往往都以江南为风向标。当然,重工业方面也有造船这个支柱产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