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见坤说:“我早就说过这条路不好走。”
  郑驰乐说:“我也早就说过只要是自己选的路,多难走我都不怕。”
  李见坤说:“你还真是够拗。”
  郑驰乐说:“不提了,我们还是去做正事吧。大话我刚刚都搁下了,为了别让它变成笑话,舅舅你可得帮着我点儿!”
  李见坤不置可否,边给郑驰乐讲现在的进度边领着郑驰乐去省厅上面挂名儿。
  郑驰乐在整个研讨组里面是资历最浅的,而且是初来乍到,对情况不太熟悉,于是跟着李见坤坐在最末位旁听。
  主持研讨会议的是奉泰省卫生厅资格最老的鲁邦彦,他头发花白,看起来却依然精神矍铄,尤其是那双眼睛,轻轻一扫就让整个会议室寂静下来。
  郑驰乐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研讨组的组成成员。
  大概是真的很重视这件事,郑驰乐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当然,他并没有跟他们见过面,只是在整理每年交流会资料时看到过这些人。其中几个显然是《国医新志》和交流会的老朋友,郑驰乐甚至能如数家珍地列出他们擅长的东西。
  还有些大概就是省卫生厅派出来的人了。
  郑驰乐在观察
  别人,其他人也在观察他。
  郑驰乐这几年在淮昌那边的交流会上露面的机会少,他认得的人多,认识他的人却少。就连鲁邦彦对郑驰乐也是很陌生的,看到他年纪这么小,皮嫩肉新的,不由皱起眉。
  鲁邦彦觉得郑驰乐是上头派下来混资历的,毕竟医疗点的筹建工作可以说是个省级的大项目,参与过后绝对可以在履历上添上好看的一笔!
  想到这里,鲁邦彦扫过李见坤的目光都带着点不满了,因为郑驰乐是李见坤推荐的。
  不过鲁邦彦能被推出来独立主持这么个大项目,待人接物自有自己的一套,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周全的。他示意大伙安静下来,看着李见坤和郑驰乐的方向说:“今天我们研讨组来了个新成员,他是李医生推荐进来的,在医疗站点的筹建方面很有经验,我们来认识认识吧。”
  郑驰乐也不怯场,站起来微笑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郑驰乐,经验我不敢说丰富,只能说参与过一点点。”
  鲁邦彦说:“小郑医生很年轻啊!”
  这说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
  研讨组里顿时议论起来,有人问郑驰乐:“小郑医生今年几岁了?”
  郑驰乐也不隐瞒:“二十有二了。”
  那人咂咂嘴说:“我还以为小郑医生只是看起来年轻,没想到是真的年轻啊!”这话也不知是不是有讽刺的味道,听起来有些别扭。
  郑驰乐没放在心上,他面不改色:“在这儿我应该是最小的,往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得请大家指正。”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也没有半点窘迫,其他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说道的地方。
  鲁邦彦见一时半会儿不会起争端,也就摆摆手让郑驰乐落座。他进入正题:“前几天我们已经针对奉泰现在的情况讨论过了,见坤,你有没有跟小郑医生讲我们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
  李见坤说:“老鲁你就直接开始吧,我都给他说了。”
  鲁邦彦说:“那好,我们今天主要是做预算,这是件麻烦事,一天肯定是搞不完的。”
  郑驰乐沉着地坐在原位听鲁邦彦开始分任务。
  一路上李见坤确实把项目进度告诉他了,别听鲁邦彦说得有板有眼,现实非常残酷:真正的进度基本为零!
  鲁邦彦做过几次试点,结果都有点不如人意,有些地方的新医疗站点甚至已经出现了“医闹”,崭新的门面愣是被凶恶的当地人给砸了个稀巴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