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9 猴子掰玉米(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十多个护卫队员撒进足球场大的地库之中,完全不够看。
  金锋在这时候也加入进来,即做指挥又做苦力。因为二十多个队员翻箱子拿东西的效率实在跟不上自己的速度。
  这是一次堪比南极拿宝的行动,他的规格甚至远远高于朱允炆的宝藏。
  多少年,金锋都没做这样的泼天大买卖了。
  看到这些泼天宝藏,就连金锋沉寂久久的心,都悸动又躁动。
  还等什么?拿吧!
  尽情的拿吧!
  之所以说他的规格逊于南极,那是因为,南极小希宝藏中的珍宝每一件都是精品,
  而这里面的东西,则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康乾盛世过后,嘉道两个守成之主勉强撑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就跟垮山一样的垮。
  再遇见道光这个喜欢装穷装逼穿补丁衣服却衣服上打个补丁就得二十两银子的皇帝手里,整个满清朝早已是民不知国国不知有民。
  那时候满清朝有钱,但是圆明园却是荒废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很多爱新觉罗家族老祖宗们积存下来的珍宝重宝要不不翼而飞,要嘛凭空不见。
  而瓷都那边做出来的东西更是一茬不如一茬,很多东西就连道光自己看不下去。
  尤其是那些嘉道时期器物上的龙,尤为明显。
  嘉庆的时期的龙还有一点蛇的样子,道光时期的龙,那就纯属是泥鳅。
  这其实也不怪人工匠。
  气数就在那里。
  到了咸丰同治,那天下就已经乱了。也就到了续命阶段。圆明园也就差不多成了个超级摆设,几乎就没怎么用过。
  光绪不说了,掀桶的溥仪也不说了,后面的事每个人都清楚也知道。
  在圆明园遭劫之前,里面的好东西确实多,但假冒伪劣的也不少。
  日不落抢了一半多去,高卢鸡抢了不少去,回来都以为是好东西,但其实中间夹杂了不少的次品。
  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是不敢拿出来展览的,比如说那头长春园门口的铜麒麟。还有那些从安佑宫各个寺庙里出来的佛像。
  拿出来就是劫掠的铁证。
  这些年来神州民间可不止一次要求日不落归还被抢物品,但博物馆却是轻描淡写回应一句。
  “我们并没有主动收藏被盗物品,有的,都是来自民间的自愿捐献!”
  “自愿捐献,与我们无关!”
  “按照规定,我们绝不会透露捐献者的名字!”
  一句话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既然无法展出,那就索性放在这里一件不动。等待时机成熟,慢慢的嘌白。
  这是他们的一贯尿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