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徐昭明第四第五题答得快,百人团也不差,出错率非常低,他五题总分加起来总分不过一百四十一分,比刚才那位得分最高的挑战者少了四十多分!
  徐昭明看到这分数有点小失望,忍不住往寇承平他们所在的方向看去。
  等瞧见盛景意高高地举起手里的旗子朝他挥动,把那小小的旗帜挥得呼啦啦响,徐昭明的心又跟着飞扬起来,信心满满地等着答最后一题。
  张祭酒没想到徐昭明能有这样的表现,此时已经完全忘了自己一开始在发愁徐昭明会丢国子监的脸,他笑呵呵地和东莱先生他们夸起徐昭明来:“这孩子平时肯定没少在诗词一道上下功夫,否则不会答得又快又好。”
  东莱先生没戳穿临时改口的张祭酒,只点头表示赞同。
  到了决定胜负的第六题,主持人直接念出了题目:“下列哪句诗提到花木不曾在《诗三百》之中?”
  接着便是四句分别含有兰草、杨柳、蒲桃、荷花的诗句。
  题目一念完,徐昭明和百人团仍是得在三声钟响之内写出自己的答案。
  时间十分紧迫,徐昭明仅是略一停顿,便飞快写了个“叁”字,表示自己选第三句。
  这题的分数还没统计出来,张祭酒一脸和煦地询问徐昭明:“你为什么选第三句?”
  徐昭明说道:“第三句诗写的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意思是每年战死无数人,只换来胡人的葡萄传入中原。这说明,写在汉朝前的《诗三百》是不会有‘蒲桃’的!”
  东莱先生笑问:“你知道《诗三百》里的诗大多写在什么时候的吗?”
  《诗三百》可都是歌谣来着,徐昭明还会唱好多呢,这问题根本难不倒徐昭明!
  徐昭明想也不想便答道:“约莫是周王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吧,反正比汉朝要早。”
  读诗的人不一定读史,所以哪怕《诗三百》曾被孔圣人列为读书人必读书目之一,不少人听完题后压根反应不过来这道题在考校什么,下意识地把诗中提及的花木与《诗三百》里头出现的诗逐一比对下去!
  一比对,可不就耽搁了吗?
  最后这道题答错的人竟有六十八个之多,可以说是全场错得最多的一道题了!
  这样一来,徐昭明的总分就超过了两百分,是今天五位挑战者之中分数最高的!
  徐昭明赢了!
  他拿下了这场文会的第一次攻擂资格!
  安分了整场比赛的小纨绔们立刻跳了起来,一人抱了一束花往擂台上跑去,人手一束的鲜花瞬间把徐昭明给淹没了。
  徐昭明一束一束地接到怀里,最后不仅接不下了,还被花香得打了个喷嚏。他看向还抱着花没往前挤的盛景意和寇承平,忍不住露出个傻气直冒的笑容。
  不少人也看清了他们手里抱着的花束,分明是夏天常见的花卉,经过搭配和包装看起来便很不一样。
  原来除了把花带回家插花瓶里,还能把这花做成这么一大捧送人的吗?
  那一大束花搭配起来怪好看的,不知都用了什么花?
  不知是不是因为徐昭明在第一场比试里拔得头筹的缘故,现在所有人看到这群小纨绔闹成一团都不觉得他们胡闹和荒唐了,反而觉得这群活力充沛的少年人感情真好。
  年轻真好啊!
  主持人等他们闹完了,才宣布百人团那边的优胜人选,也就是要与徐昭明争今天擂主之位的人。
  那是个三十出头的读书人,长得其貌不扬,扔人群里压根找不着的那种。
  这读书人被念到名字之后站起来亮了个相,慢条斯理地说自己姓李名弘,很谦虚地表示自己也没多厉害,只是格外喜欢读书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