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5.寺院(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德子随着主持钻入汽车后座,寺院的专属司机一路开向医院。
  暮色四合,远处山林闪过一道道一晃而过的灯柱。
  ——那是满村跑找自己的村民,德子思及此处,感到一阵莫大压力。
  身为外地人,在死了9人,人心惶惶的时刻离家出走,浪费全村警力搜罗自己。
  她想不出来不被责怪的理由。室井主持身为村子的话事人,对自己感到不喜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这个印象中一心礼佛、悲天悯人的大人物竟显露出私人的负面情绪。
  看到迷途归返的少女,确认了村内没有再添一名死者,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庆幸与宽慰,而是不虞。
  这就相当有趣了。
  德子瞥向男人俊逸秀致的侧脸。
  这个人,本能地违反了自己的教义。
  ——或许,他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心无旁骛、出尘脱俗。
  “德子小姐,很高兴看到您平安无事。请问您是去了镇上吗?”
  此时此刻,男人又恢复了克己守礼、禅心如水的模样。
  他微微地侧脸,目光柔和的落在她的肩膀处,避免与她对视。
  洁白的交领之上,侧颈线条坚韧而柔美,像一只源溪汲水的雪鹤。
  无可挑剔的礼教与风度。
  “是的,说来实在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简直就像身体自己行动了似的。”德子如实道:“您和村民们一定搜寻了很久,真的很对不起大家。”
  “身体自己行动?……行之事,莫自知……”
  男人思绪不知飘散到了何处,声音如同淙淙溪水般低缓而柔和,
  “少主持?”
  嗯。倒是很符合僧人满嘴之乎者也的刻板印象。
  “抱歉,是出自新约里罗马书的内容。因为您说身体不受控制地行走,就联想到了。”
  看着少女虚心求教的表情,他怔愣片刻,缓声讲解起来:
  “【所做的事自己不明白,愿意做的不做,憎恶的倒去做,这样看来,如果所作非所愿,那么规定不可做之事的律法是善的,而我所做之事则是身体里的原罪做的。】
  原文便是这个意思,阐明了人的行为和内心之间的冲突。”
  “新约?主持您皈依佛门,竟对其他教典也有研究么。”
  男人语调温和:“我在大学专攻宗教学,研究跨宗教文化交流。了解各种信仰之美,能让我与更多信众沟通心灵。”
  德子点头。
  ...
  日薄西山,刺眼的光芒从山林间溢出,她微微眯起眼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