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标识(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附近的女孩儿不是太多,李不辞就只好找小男孩一起。
  但是往往玩了没两天那些新朋友就避着李不辞不和她一起了。
  后来李不辞才知道周围邻居觉得她太野太疯,可能会把他们孩子带坏。就不允许自家孩子和李不辞这种潜在坏女孩玩。
  但是大人们潜移默化的态度往往会导致一些想不到的后果,后来孩子们发现李不辞在哪里都不受欢迎之后竟然把她当作乐子去欺辱。
  一开始只有两叁个人,后来人数越来越多。
  有些被耳提面命的男孩为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遵从和融入不欢迎李不辞的群体,就会去欺负李不辞。
  比如会在李不辞落单不和妈妈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就过去嘲笑李不辞是个没娘的孩子,家里人根本不管她也不在乎她。
  还专门编了一首儿歌去笑话李不辞娘不管爹不疼,后面还发展到冬天拿水枪喷李不辞和用石头砸她。
  《厌女》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男人不是因为喜欢女人而情色化女人,而是为了融入别的男性群体所以去表现出自己喜欢色情、喜欢女人。
  对李不辞的欺辱也是为了融入群体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一个标识来证明他们才是一类人,就如同成年之后集体情色化女人一样。
  现在的李不辞只是他们之间为了表达相互忠诚的一个纽带。
  只要欺负李不辞,那就说明他们是一类人。
  这一切给李不辞带来了很多伤害。
  因为这个原因,李不辞在小学的课堂上经常偷偷哭。
  女老师发现了她的异常后询问李不辞发生了什么情况。
  听了之后她也很无奈,小朋友的行为背后往往有成年人态度的显性。
  如果真的只是教训几个小孩,那很简单,难的是这些小孩背后坏且愚昧的大人。
  她只能安慰李不辞,跟她说:“只要好好学习,就可能有希望突破现在的这种困境。学习虽然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活。”
  李不辞把这些话听进去了。
  也许她也没有办法吧,除了这条路是明亮的,其他逃离的路前方似乎都是一片黑暗。
  只通向未知的地方。
  如果煎熬和学习真的能改变这一切就太好了。李不辞想。
  之后她就开始更努力地学习,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
  她足够努力,哪怕是晚上蹲在厕所里也要打着手电筒背书学习。再困的情况下,休息之前也要解出不会的数学题。
  这种学习劲头在他们那个乡村小学也是很少见的。她仍旧是那个异类,甚至更加受到憎恨了。
  因为她成了大人嘴里用来对比和打压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学的时候李不辞的成绩一直非常好,上初中时也依旧保持着。
  在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不辞作为城乡帮扶的学生去市里交换了一段时间。
  在一个学期的期末里,李不辞考到了年级前叁的位置,然后顺理成章作为政策特优生被留在了那里。
  也就是在那里认识了陈弦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