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后我在衙门当差 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这二少爷当初刚没了娘,元老爷转身便娶了孙氏,把他扔给乳母带大。两人间的父子关系疏离到甚至连吕氏和孙氏都没把这第二个孩子放在眼里,就这么叫他平安长大了。
  那赵好就更奇怪了,向来就都说多子家庭里,往往是大的受重视,小的受疼爱,中间的两边不沾。更何况这二少爷从小到大都这般被忽视,昨天又怎么会坐在离元老爷最近的地方呢?
  提起这个,知县也是不解,晃着脑袋说道:“原先我和元老爷喝茶时,从不曾听他提起过这个二儿子,倒是总夸老三像他。好像也就是最近几个月的事,这老‖二突然就得了他的青眼了,去哪儿都带着,反倒是老三遭了冷落了。”
  知县说到这里,忍不住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闲杂人等在偷听,才低声冲赵好道:“而且有件事那孙氏说的不错,元老爷近来确实有立遗嘱的想法,而且他属意的就是老‖二,想叫他继承最大的一份家产。”
  赵好一愣,立刻意识到这恐怕就是元老爷被杀的根本原因了,忙问道:“这个消息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谁知道知县叹了口气,竟说道:“正是这个难办。”
  元老爷是元府的一家之主,说一不二,从来没人敢反对过他,因而他也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过。
  也就是说,他想把最大的家产分给老‖二的事,吕氏、孙氏、甚至包括她们俩的儿子,都是知道的。
  赵好不由“嘶”了一声,难怪元老爷死了,吕氏和孙氏都没有表现得多痛心。或者对她们而言,元老爷在立下遗嘱之前死亡,才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这里也才说了元老爷的三个儿子,”赵好忽然想起什么,“您之前说他家其实有四个孩子来着?”
  知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嗐,确实有四个,只是这第四个孩子其实是个女儿,乃是纳了孙氏之后,元老爷家一个婢女怀上的。”
  “只不过那婢女生下孩子后便投井而亡了。元老爷嫌那丫头晦气,虽给了口饭吃,却并不乐意看见她。”
  若非有一次和元老爷一起在花园赏花时,那女孩儿误闯,知县都不知道元府其实还有个小姐。
  “原来如此……”赵好总算是搞懂了元府里几个人的关系。
  除了混乱,赵好也想不出来别的词形容了。而且这元老爷也十分奇怪,他虽然挣出来了一份令人钦羡的家业,但对自己内宅的管理却十分疏忽,或者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没有嫡子、庶子乱斗,按照寻常男子的价值观来看,他似乎完全没有把下一代的家族兴亡,或者宗族香火这种常人最重视的东西,放进自己对未来的考虑中去。
  太奇怪了。
  不过不等赵好想明白为什么,衙门里的衙役和仵作便赶到了,知县于是又派人去叫了元府的两个夫人做见证,众人一同进入现场搜查证据。
  因着现在已是五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元老爷在这里不知趴了多久,人多时还没什么感觉,人少时便能闻到一些异味了。两位夫人都不是很愿意进门去,只在外边看着众人搜索。
  而赵好见过更可怕的场面,这会儿倒是没什么感觉。
  她先去查看了尸体,发觉元老爷以坐趴的姿势卡在书案后边。他脸上没有特殊的表情,四周也没有挣扎过的痕迹,只是脑后破了一个大洞,像是被人从背后偷袭致死的。
  再看书案,元老爷的胳膊下压着一张写了一半的遗嘱,上面的字只写了一小半,还有一部分被血迹洇得看不清了。但是能很明确地看出还没有写到家产具体如何分配、分配给谁,笔就停下了。
  赵好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果然是因为这档子事儿。
  不过这会儿也没工夫替元老爷哀悼,赵好再抬头去看,便见书案上还搁着一碗只剩下一半的参汤。
  赵好的视线刚落在那碗参汤上,便听见卫知拙道:“银针。”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知道互相心里想的都一样。
  一旁的仵作虽然不知道卫知拙是谁,但还是配合地把银针和白布递了过来。
  卫知拙用银针在碗中搅和片刻,拿起来时,便看见浸了汤水的地方都变黑了。
  卫知拙面色不变,将银针在白布上擦了擦,黑迹仍在,并没有褪色。
  卫知拙看了眼赵好,吐出两个字:“砒‖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