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6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待赵太傅开口,梁国郡主已经斥道:“你还敢说?你明知道你爹和陈国公之间的关系,为求他把你调去吏部,竟当众给乐阳公主下跪,赵家的脸面都被你给败光了。”
  赵鸢在雪中跪了乐阳七个时辰,已是长安人尽皆知的事。
  “阿耶,阿娘,这事不是女儿的错,首先,公主让我跪,我不能不跪。其次,爹和陈国公关系不好,指不定他把我调去吏部,是故意气爹的,这两件事之间的关联,都是你们的臆想而已。”
  赵鸢话音刚落,梁国郡主一巴掌落在了她脸上。
  “陈国公都到你爹面前耀武扬威了,你还嘴硬!”
  赵鸢立马捂住脸,双眼发红,似有千般委屈不能言。
  梁国郡主道:“你德行不端,是我当母亲的管教不当。谨辞,娘来陪你了...”
  眼看着梁国郡主就要撞向青铜花瓶,赵鸢冲上前抱住她的腰,“阿耶,一切都是我的错,您罚我吧,不要让娘做傻事!”
  赵太傅冷眼看着母女二人,“鸢儿,带你母亲回佛堂休息。”
  赵鸢道:“是,父亲。”
  她将赵夫人搀扶回佛堂,母女二人松了口气。赵夫人抚了抚赵鸢被打的半边脸,“娘打疼你了么?”
  柔弱不能自理的官家夫人,又能有多大的力气。看起来阵势大,实则赵鸢毫无感觉。
  赵鸢摇摇头,“娘,我爹他听不见了,别演了。多亏你这一巴掌,我才不用被罚去抄书。我都这么大人了,挨巴掌总好过被罚抄书。”
  赵鸢从小就善解人意,梁国郡主因谨辞的事郁结于心,常年食素,身体也不大好,她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赵鸢,赵鸢几乎是由府里的仆妇家丁们拉扯大的。
  有些陈年旧事,她不想再提,可又怕赵鸢重蹈谨辞的覆辙。
  “谨辞不像你这样谨慎,那孩子恃才傲物,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当年陛下未曾登基,陈国公任国子监祭酒,将你阿耶从国子监踢了出去,国子监的先生们纷纷声援你阿耶,二人梁子越来越深,你阿耶有先帝撑腰,他不能拿你阿耶如何,便从谨辞下手。谨辞和那个人的事,是他故意传给你阿耶的。他在你阿耶面前一套,在谨辞面前又是另一套,离间他们父子。别以为你阿耶他从不主动提起谨辞,是因为他已经走出来了。谨辞去的时候,你还没出生,那时,他是爹娘唯一的孩子。”
  赵鸢也是第一次听母亲说起这件事,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若是她早知道这些恩怨,断然不会去求乐阳公主。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
  她不是谨辞,分得清轻重,晓得父母恩情。
  赵鸢抱住母亲的手臂:“阿娘,你放心,我若能进吏部,一定会踏踏实实,给你和父亲争回这口气。”
  “鸢儿,娘就想你这辈平平安安,能按照你的心意,做你想做的事,你不要顾忌任何人。”
  这些无条件的呵护,只不过是在弥补对谨辞的遗憾,赵鸢心里都知道,但没有怨言,谁让她投胎得晚,生在了谨辞后面,分到的父母之爱都是谨辞剩下的。
  夜里等赵夫人睡了,她悄悄来到佛堂,对着谨辞的牌位坐下。
  “我若是个男儿身,他们把我当你也就罢了,可我跟你甚至性别都不一样,他们仍然把我当你,你让我怎能释怀...”她怅然道,“若是你在天有灵,知道我因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就请保佑我...前程顺顺利利。”
  ...
  礼佛节已结束七日。离回程还有三日,玄清和其它僧人外出回到客栈后,小二单独将他拦住,“师傅,有人给你留了个纸条。”
  玄清打开纸条,看到字条上的自己,震惊道:“你可见过留纸条的人?”
  小二道,“当然记得,送纸条来的是个极其好看的公子,我现在都还记得他那张脸呢,那风姿,那些自诩长安美男的,没一个能与之相比。”
  玄清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孤傲的少年形象来。
  他将纸条捏在手中,唤了辆马车,将自己送去纸条上写的地点:西码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