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如海是有正当理由:“我一去书院,就要好些时日不归家,给父亲和母亲添置些东西……”
  常吉在一旁笑着恭维:“大爷真是一片孝心。”
  林如海又看了几眼,抿着嘴摇头:“咱们苏州的首饰铺,款式还真不如京中。”
  常吉起先还觉着常安一惊一乍,大爷就是给太太看几样首饰,至于这样苦瓜脸吗?
  马上没多久,常吉也觉着大爷怪怪的。
  林如海看上一对陶瓷娃娃,那是专门卖给小姑娘玩的物件。
  大爷很喜欢:“这些陶瓷娃娃有趣,买一套回去摆着玩。”
  大爷还特别喜欢人家摊子上摆出来的小花鞋:“想不到老人家竟是有这样的巧手,这双虎头鞋……”
  常安和常吉尴尬对视一眼:“爷,那是给孩子穿的。”
  大爷似乎没听进去,让卖鞋的绣娘包上两双,自己拿铜板付钱,然后塞到常安怀里。
  你以为这就完了?
  常吉和常安,眼看自家大爷买了荷包、络子、绢人、糖人、面人、草编蛐蛐之后,又看上了小贩扛着卖的风筝。
  林如海一口气就买上五个,看两个仆人一脸疲惫,耐心解释原由:
  “今年还没放风筝,多买几个,趁着春日未尽,带母亲出去踏踏青,将病气都放走,必定一年平顺”
  常安和常吉已经麻木了,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大爷一片孝心。”
  林如海拿着一个双飞燕的的风筝,眸子一黯,没了兴致。
  以前黛玉小的时候,每到春日,一个家中不是她生病,就是贾敏和自己连着病,他们一家子都没有出去放过一回风筝……
  常吉和常安也不懂,为什么大爷忽然没了买东西的兴趣,付过风筝钱,神情凝重的要回去。
  林家太太只觉得儿子买的东西样样都好,今天她头上戴着的头面,就是儿子亲自在京城挑的。
  这些小面人、绢人,一个个多有意思,她儿子买这些东西来给自己解闷,林太太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说林如海不懂事。
  听儿子说想在进书院读书前带自己去踏青,林家太太笑得和不拢嘴,私下和丈夫道:
  “我们如海出去一回,越来越会体贴人了!他从小书院在书院里,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你是当爹的,也该把婚事相看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