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敬打电话跟安夏要货的时候,笑着说:“以前过年的时候,零食的销量才会有一个突然的高峰。没想到暑假居然会蹿上去这么多。”
  之前拒绝安夏的服装厂和卜卜星公司肠子都悔青了。
  那几个服装公司找到安夏,提出希望能像以前那样合作,而不是只做个代工厂。
  安夏给他们逗笑了,有风险的时候不干没有问题,现在看到百分之百挣大钱,再跑出来说要她让出会下金蛋的母鸡,那岂不是做事太不地道?
  安夏婉拒了他们的要求。
  其中一个服装厂一琢磨:不就是印个机器人头像么,多简单的事,我也会啊。
  于是,他们中止了与安夏签的代工协议,自己生产并售卖。
  安夏发现这一点之后,通过营业员获取他们在私自销售无授权的文化衫,然后郑重向他们提出警告,要求他们停止侵权行为。
  该厂是村办工厂出身,厂长就是村长,按他的话说: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对安夏的警告信就当是一张废纸,直接撕了扔进纸篓。
  安夏懒得跟他费劲,找到孩之宝公司,要求他们维护被授权者的利益。
  在全国都在热盼外商投资的大背景下,法院十分重视孩之宝公司提出的诉状,从快从严解决了这场涉外经济纠纷。
  同时,孩之宝也开始重视盗版的问题,他们在动画片的片尾插入正版授权商品的相关介绍,并写明正版经销商的名字。
  安夏也更新了商品的一些防伪属性,文具上附加一张闪光镭射小卡片就足以让小顾客们疯魔。
  衣服是个问题,她打算采用一种提花技术,在衣袖上印出汽车人标识的暗纹。
  然而,这个技术是人工操控,老员工操作的时候没问题,新手就不太稳定。
  安夏看着一件次品头疼,这个汽车人的标识,都扭曲成傻笑的魔鬼了。
  得把自动化提上日程来。
  第21章
  安夏想要达成的效果不难, 就是微缩工艺加反射光。
  原理很简单,本质上跟人民币上加一根金属条的性质类似。
  把这些「金属条」以经线或是纬线的方式织入面料里。
  安夏确定这个技术是可行的,她穿过的许多大牌服装的标识牌上都有。
  不过她觉得缝在标识牌上挺没意思的, 那东西毕竟是藏在领口里面,在炫耀的时候多不方便啊。
  根据安夏身旁同事朋友们炫正品的操作, 都是一些外在细节。
  第一显得产品特别高贵,细节之处见真章。
  第二显得消费者特别高贵, 懂得多,是个识货懂行的人。
  共同成就,互相抬高身份。
  安夏翻了许多资料, 发现现在有她想要的技术,但精度并不太高。
  只有精度提高了,才能让仿造者的生产成本提高, 或者他们的技术根本做不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