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出口的就是我国的各种小商品。
  “考虑到外交问题了吗?”安夏问道,跟国外做生意最烦的就是外交问题。
  不仅是封锁之类的,万一哪个国家突然犯病,国内就会开始各种抵制。
  而且,不光是国内会抵制,国外也会抵制。
  到时候做进出口生意的就里外不是人,进的货全都砸在手上。
  “考虑过了,也对这些国家进行过调查。最高级别的见到过老挝国家一把手,这些国家在对华态度最不友好的时候,民间往来贸易也没有断过。”
  “老挝这么随便的吗?”安夏不太能想象。
  “对,只要钱到位,第二天就能安排,您要见吗?”
  “不用了……”太容易见到,就不值钱了。
  同时也说明这个国家的商誉堪忧,安夏叮嘱道:“跟他们做交易的时候要小心,我对他们守约能力表示怀疑。”
  “明白!我们是跟移民到该国的华裔第二代做生意,应该稍微好一点。”
  “也……就是稍微好一点。”安夏对他说,“如果这个人的雇员全是本地人,你得小心他们的履约能力。”
  那个浪催的国家,跟很多鸡汤文里对人类的要求一样「知足常乐」,他们可太容易知足了,一碗糯米饭,一把辣椒,就是一顿饭了。
  气候又温暖,他们睡在一个字面意义上家徒四壁的房子里,也无所谓。
  实在没钱了就出去工作,只干日结的工作,干几天,身上钱够了,就跑路,辞职都不带打个招呼的。
  安夏听过一个在琅勃拉邦开旅馆的华人老板抱怨连天。
  基于整个国民性来看,这个情况没几十年的教育是不可能改善的,安夏可不想剁椒事件重演,总不能还得跨国帮工厂拉人头。
  “您放心,我打听过了,那几个老板基本上不是福建人就是潮汕人,厂子里全是他们村的同乡,都是华人。”
  “你倒打听的清楚,没有青田人吗?”
  “打听过了,青田人喜欢往欧洲跑。”
  真是太认真了,安夏就是随便一问,没想到他还真打听过了。
  “我看到可以进口的东西不多,主要是出口。所以,你主打的还是中国商品出口?”
  “对。”
  现在安夏深刻理解为什么销售总监就这么晾着他了。
  因为他想做的是把各个地区的东西拿到东南亚去卖。
  东南亚的电子渠道并不普及,需要靠人力去推广。
  轩辕超勇有这个往外推的能力。
  现在销售区域是按商户所在地区划分的。
  要负责义乌区域的部门把业绩让给西南大区,他们不乐意。
  可是,联系国外客户的工作是西南大区在做,他们也不想让出业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