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刺激的还是在通麦天险的桥上那一段,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下那辆车一点一点脱险的过程:
  桥下滚滚江水怒吼向前,安夏本人就坐在车里,神情自若。
  紫金科技的老板以身测试,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跟许多年之后,某个无人驾驶汽车的老板挡在车子前面,当众展示其安全性一个意思。
  为期五天的车展结束后一统计,紫金科技的辅助驾驶设备卖出数量,比车展上汽车卖出的数量还要多。
  在车展上买车的人,无一例外选择加装辅助设备。
  已经有车的人,也单独购买。
  无人驾驶车项目组的盈收流水,再创辉煌!
  而且,好歹是跟车有关了耶!
  好棒!
  整个项目组都很开心。
  现在这个设备的性能让买家狂喜,但安夏还不满意。在她看来,还有功能是现在的技术可以实现,却没有做的。
  定位准不准确,是gps的事情,得指望再多发射几颗卫星上天。
  其它的功能,其实需要地面完成。
  比如地图上有商场,商场几点开门,几点关门。
  比如地图上有公园,公园票价,去过的人评价如何。
  比如某条路,几点到几点养路维护,禁止通行。
  比如某条路,在市政规划上已经修好了,但其实还是一条断头路。
  这些信息都需要有人去维护。
  如果要紫金公司养这么一群人,整天像记者一样盯着各种纷乱复杂渠道来的消息,很不现实。
  指望路人去维护,也不现实,现在还没有智能手机,不像以后,随时随地都有热心好市民提供信息。
  而且,人们最相信的是政府发布的消息,其次是专业机构发布的消息。
  对于一个路人甲说:某条路正在修,这段时间别走。
  大多数人心里是存疑的。
  最省事的做法,就是从信息发布的主体直接采集。
  当初安夏被牡丹厂派到深圳学电脑,就是因为当时全国所有大单位,都想拥有一个「信息化」的名头。
  如今五年过去了,安夏在乌兰察布下属的一个镇级电业局里,都看见了几台电脑,破归破,上网完全没有问题。
  安夏提出想法,下面的团队负责执行。
  薛露向各个机构确认是否可以提供信息接入,地图项目组负责解决技术问题。
  第一批上线四个城市:北上广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