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4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说别人是假的……这不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嘛。
  不过鉴于他们是在紫金科技拿工资,他们就沉默着什么也不说。
  从新闻各种报道上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卷了进去。
  安夏虽然没有真正在学术圈混过,更没有当过公务员,但是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被卷入的机构和大佬越多,这事越会不了了之。
  所谓——“有些事情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千斤也打不住。”
  安夏决定小试一手,她向陈教授的公司提出,要采购一千块「中芯一号」,用在紫金极简电脑上,「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芯」。
  多好,刚研发出来,就有人要实装了,正常公司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拒绝。
  陈教授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十分的冠冕堂皇:“刚刚研发成功,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调整,比如外观设计。”
  安夏:“芯片?外观设计?就算它是七彩炫光的,也在机箱里,没有人看见吧……谁会买回电脑,要时时打开机箱,欣赏一下美丽的芯片?”
  “安总真会开玩笑,当然不是为了美观,是分布的合理性,芯片要考虑到散热,不能离电源太近……”
  这显然就是屁话,现在电脑都这么多年了,主板厂家又不是白痴,从来就不会把芯片贴着电源放,根本轮不到他来操心。
  安夏也不多话,她找了个机会,向媒体表达了紫金科技想要支持国产芯片,但被拒绝的无奈。
  “那场发布会我看了,很热血,很激动人心,太不容易了,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做出了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芯片,我迫不及待的要把带有中国芯的电脑卖给美国人,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可惜,陈教授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我不明白,在发布会上,明明就已经十分完美了,为什么还要调整外观。
  芯片的外观难道不是全世界都差不多吗?还能调整成什么样?
  我认为,就应该早点拿出来,让欧美垄断企业看看,我们已经有芯片了,我们不怕他们封锁!
  我真的很好奇,陈教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不愿意量产……”
  安夏真诚地叹了一口气。
  媒体如实将这些消息拿出来,刊登在报纸和周刊上。
  民众的议论纷纷,对陈教授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受到影响的是给他立项的领导们。
  立项不是目的,目的是应用。
  此前南总工的前东家不愿意研发,就是认为中国自研芯片的水平肯定不如国外产品,不会有电脑生产商愿意用的。
  现在,安夏大方表示,且不说发布会上展示的水平已经「赶英超摩」。
  哪怕只达到这些国际巨头去年、前年的水平,她紫金也要。
  反正她这是极简电脑,不追求最强性能。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还不量产,这不合适啊。
  于是,有关部门的领导亲自出马,劝说陈教授放下凡事一定要完美的情结,先让中国芯跑起来再说。
  陈教授拿出了知识分子的傲气,说科研必须尽善尽美,否则他宁可不做。
  此时陈教授是全国第一大红人,无可替代的人才,就算是领导也不能说他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