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中风、偏瘫、高位截瘫、重症肌无力……以及等等脖子以下几乎完全失能的患者来说,能有一双灵巧的手,已经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了。
  “现在的传感器编译系统做不到这么精细的数据采集。”
  目前负责紫金自动机械控制的组长叫树理化,很独特的姓,配上名字,充满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气质。
  他没进紫金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他的父亲就是高中数学老师,母亲是大学生物教授。从不会说话开始,就活在理科的海洋里。
  进紫金之前,他就知道紫金的前身,牡丹纺织厂有一个自动机械臂。在当年,非常领先,就算跟日韩比,也不差什么。
  他相信过了这么几年,自己一定能让那机械臂有突破、飞跃!
  他对突破的定义是:硬盘从纸条打孔到软盘;
  计算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汉字系统的诞生;windows系统让电脑变得可视化……
  总之,就是能让人发出惊叹的声音。
  当初他来面试的时候,是安夏亲自主持的终面,他对安夏说起了这个梦想,别人都用一种「真敢吹」的眼神看着他,安夏没有嘲笑他的不切实地,而是对他说:
  “如果是纯理论的话,一个人想做到不是不可能。但是想要在落地并且能量产的工业产品上,达到让人惊叹的效果,往往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甚至不是一个公司的努力,有时候需要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都能支持才行……
  总之,你不要给自己压力那么大,就算产业链暂时不支持,想法是好的,也终有可以实现的一天。”
  这让树理化有些意外,别的单位都是领导给画大饼,加担子,加压力……怎么安夏反过来劝他不要压力太大了??
  要不说还是刚毕业的人单纯呢,如果是工作多年的老油条,领导不说,他都会自我放松,领导一说,那就更得从善如流,绝不给自己加压。
  树理化同志居然被激发起了好胜心,他签合同的那天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三年内,拿出一个突破性的成果。
  不幸的是,进了紫金两年,他也只迭代了一版,让机械臂能拿起更精细的东西,做更精细的操作,只是更……
  并没有达到他最初的梦想:让机械臂像人手一样灵活的工作。
  甚至没有突破这个机械手臂最初的设计框架,以前会拿拖把,现在进化版能拿勺,连筷子都拿不了。
  最多只能叫「机械手臂 plus版」,他都没脸提这个算2.0。
  他很苦恼,想找当初开发的研究组聊聊,看到名单,以及名单上的人员现状,树理化同志陷入自我怀疑,第一代都是什么怪物啊。
  人员分散在美国各个顶尖大学的研究所里,也有进了国家各种以数字为代号的研究所里,还有几个做生意去了,做的风生水起。
  还有一个没有继续搞技术,而是去了商务部,成了史上最年轻的处长……
  “有天赋的人真是干什么都行。”树理化充分的认识到自己企图三年搞出突破性的成果,完全是一种自不量力,同时又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安夏也没指望他能有什么质的飞跃,毕竟……这才几年啊,摩尔定律十八个月一换,也不是这么个换法,就连iphone都被人嘲笑一代不如一代呢。
  现在各个配套硬件都没有什么明显提升,他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安夏安慰他:
  “能一步步解决问题就挺好的,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具体需要优化的方向吗?”
  树理化点点头:“脑控功能现在还在研究中,目前看比较成熟的还是改善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组的激光雷达在算法方面应该可以还能再进一步,这样就可以对从多个方向过来的障碍物进行观测。结合罗德里格斯变换……”
  安夏一听到专有名词,心中咯噔一下:不好……要进入听不懂的环节了!
  果然,树理化兴冲冲地向安夏说他是如何计划用那个什么会变换,配合加强动作捕捉系统获取的数据……运动学模型……坐标系转换关系……集合参数误差小量……关节位移……几何参数……
  他说得是那样自然,是那样信手拈来,说完又说这个想法也只是他的设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机械臂的弯折就是一个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