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1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黎骁的表现,他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
  一场打斗戏里,对方挽出了一个漂亮的剑花,不是那种轻飘飘的质感,而是力量感十足,剑的爆鸣声仿佛都能够被看到。
  这场戏是顾黎骁和另外一位对手戏演员之间的对打,两人都是亲自上阵,对打的时候一点没客气,把武术指导设计的动作原原本本展现了出来。
  虽然打完两人互相吐槽对方打人太疼:“你打得这么狠,有本事下次别偷吃我瓜子!”
  林济:“……”
  不管怎么说,他对顾黎骁在片场的表现很满意,动作戏到位,画面就好看了,而在文戏上,顾黎骁也原原本本展现了他作为演员的悟性。
  和其他演员的对戏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被压制,常宁羽早期的憨直正义他拿捏得恰到好处,憨厚这种性格,演得不够会显得人蠢,演得太过又会让观众觉得自己蠢,顾黎骁的表现却分寸感十足,正是林济在剧本中描写出来的形象。
  第129章 吃瓜看戏
  《一剑三千里》的拍摄进度着实算不上快, 尤其和杜鹃卫视的那部《刀剑情》相比,《一剑三千里》开培训班的时候,《刀剑情》已经杀青了, 就等着《一剑三千里》的档期。
  作为编剧, 林济在剧组的时候相当忙碌。
  顾黎骁和其他演员的表现他多少要关注一二, 除此之外, 剧本里的动作和招式是他编出来的, 动作该如何呈现,武指总要和他商量商量。
  动作既要打出新意, 又要打得好看, 还要符合发力的科学理念——和武指交流的过程中, 林济自身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剑三千里》剧组有好几位武术指导,总指导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影人,对方曾经参与制作过数部动作电影,其实动作电影的市场还在,不过生存已经被挤压了。
  毕竟观众追求的是新鲜感, 同样的模式出现次数太多, 观众早已看腻了。
  “这样发力的话,看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对方比划着动作, “但实际上,这个动作用的力连刚才的一半都不到。”
  林济默默竖起大拇指:“你们有没有考虑办一个减肥培训班?”
  对方:“?”
  “不是挺有成效的吗?”林济指着身后一排演员, “大家身形都不错, 精神面貌更好,而且不显壮。”
  演员们参加了培训之后, 居然隐隐显出一分习武之人的风范了, 而且看着精瘦干练,不像健身房里喂出来的那种大块头。
  “等《一剑三千里》播了, 收视率好的话,你们可以去试试。”林济道,“其他剧组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推荐你们过去。”
  “那就谢谢林编了。”
  他和这群武指交流了一段时间,发现对方不仅有手上功夫,不少人对动作戏的拍摄有很独到的经验,这些经验很难用纸笔去书写,比如拍摄动作的时候,杨桥如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但有时候武指能找到比他更合适的角度——对方虽然不掌镜,也说不出为什么这么拍更好,但他总能找对。
  ……
  《一剑三千里》的拍摄在稳步推进中,作为新人,顾黎骁沉稳老练,虽然也会犯新人的错误,但随着拍摄进度的不断继续,他的表现越来越出色。
  “他每一天都在成长。”杨桥如一脸欣慰,“这样的演员,指导起来才有意思。”
  最近《一剑三千里》的拍摄有营销号在跟进,路透图也被贴上了好几张,有些营销号爱把《一剑三千里》和《刀剑情》放在一起对比,虽说没有刻意拉踩《一剑三千里》,可顾黎骁这个新人却被踩到了沟里去。
  林济的剧迷们还不能反驳,一反驳就是“人家好歹找了个二线演员,你们呢?连科班都用不起”。
  剧迷们都清楚林济的风格,知道他不是那种非科班不用的编剧,可在《一剑三千里》开播之前,顾黎骁暂时甩脱不了爱豆的身份,这份质疑只会一直持续。
  网上的声音不止林济看到了,顾黎骁本人想必也清楚,但无论营销号如何发酵,他始终一副岿然不动的模样。
  “他以后一定能成大器。”杨桥如笃定道,“他这个性格,有些像程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