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1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观众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性格的主角,太软,一点也不酷炫狂霸拽,不过当钟犀放他离开时,常宁羽一向稳定的情绪忽然爆发了。
  “钟叔,你等着我,我一定回来救你。”
  钟犀内心其实没有这样的盼望。
  他少时便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恶人,原以为这一生都不会有归处,谁知竟与常家夫妇相识,又被他们托付照顾常宁羽。
  他生平只会杀人,如何懂得照顾一个孩子?
  偏偏这个孩子就这么被他磕磕绊绊照顾大了,懂事知礼,属于钟犀穷尽一生都不会遇见的那种人。
  常宁羽的眼神太过真挚,话语太过真诚,可钟犀心中清楚,江湖路远,以常宁羽常家后人的身份,能活着走出这江湖已是不易,如何能救下他这个注定丧命的恶人?
  所以钟犀只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发——他在常宁羽小时候都没有这么摸过他。
  在这场戏里,钟犀表现内敛,而常宁羽的情绪却是外放的——通红的眼眶、极力憋住的不舍与不甘……这都并未让观众觉得出戏,反而被此刻的两人打动了。
  “哎,但愿钟犀能平安。”
  “顾黎骁的演技真的挺强了,我以为他演的是那种古装酷哥,死了爹和爱上女主都面无表情。“
  ”笑死,楼上在特指谁?“
  ”因为对有些演员来说,酷哥演法是最保险的,你以为人家能做大表情?要么狰狞要么丑,被黑子截了图,人家以后还怎么演戏了?“
  常宁羽和钟犀分别的这段是《一剑三千里》开播后的一个小高潮,这一集之后,剧集收视率正式跨过3.5%大关。
  这一集之后,常宁羽便开始了自己行走江湖的道路。
  他身负秘法而不自知,又没和江湖中人较量过,钟犀成日说他实力不行,殊不知,经过数十年的磨练,常宁羽的功夫底子已非寻常武林中人可比。
  他替少林寺的僧人一同降服过野虎,那虎在附近村中伤人伤畜,村民们既畏又惧。
  常宁羽路过嵩山时,还在山脚下买了一份江湖报,他人虽初踏江湖,却已了解了江湖中各门各派的动向。
  这算是《一剑三千里》相对平淡的一段剧情,但因为常宁羽性格太好,剧情节奏不慢,这一段的收视率并没有掉下去。
  不管怎么说,武侠剧不能让观众觉得憋屈,该爽的地方就得爽,所以林济写了几段常宁羽被小看后忽然放大招的剧情。
  总结起来就是常宁羽不断退让,对方却步步紧逼,常宁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剑震动江湖,因他无门无派无名无姓,旁人赐他一个“无名剑”的称号。
  而之后,机缘巧合之下,常宁羽结识了好友陈星竹,与他一道前往日暮山庄。
  在日暮山庄,常宁羽又是机缘巧合练成《断魂剑法》,他与陈星竹原本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两人对活着出去已经不抱期待了,可《断魂剑法》一出,两人便成功杀出了日暮山庄。
  在日暮山庄众人眼中,常宁羽与陈星竹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而已,偏偏两人一个有武力,一个有智慧,联合起来几近无敌。
  常宁羽陈星竹二人也不清楚,只是一次偶然的遇见而已,他们却成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知己。
  练《断魂剑法》这场戏,剧中铺垫了许久。
  常宁羽与陈星竹遭遇了重重磨难,身处暗道之中,从来只有死路没有活路,因而两人跌入此间,日暮山庄那头连追都没有追,已经笃定了两人没有生还的希望。
  对于观众来说,打脸之后的爽固然酣畅淋漓,可前面等着打脸的这一段却等得人很累。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剑三千里》并不是那种能够超越大师作品的武侠剧,可平平稳稳、扎扎实实的剧情和精彩的打斗场面,以及剧集中展现出的知己情、亲情,已经足够观众将这部剧追下去。
  尤其在这部剧之前,有一部《刀剑情》作对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