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1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纪人欲言又止。
  不过林济合作的演员虽多, 他却不会固定和某一位演员合作,毕竟他是先有角色,再挑演员,陈橙、杜柯瑶这样的流量型演员之所以被他选中,只是因为他们有契合角色的点罢了。
  事实证明,他并没有选错。
  ……
  林济之所以产生新剧本的灵感,是因为他看了一篇报道,在那篇报道里,一位处于困苦中的女性靠自己的努力和技术的帮扶过上了好的生活。
  这样的人物离林济的生活很远,也不像他之前剧本里所写的故事,豪门总裁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资,或许这位女性一年只能赚到十万块钱,多数时候还没有,但对她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林济反思了一下自己,作为编剧,他似乎习惯了写大人物,即使是偏现实主义的《淬火》,主人公吴志远最终也是一位成功人士。
  而《后宫》《静梧传》,分别是未来的太后、□□,《我欲成仙》和《一剑三千里》都是天才修士和剑士,在他的剧本里,现实主义也是大人物的现实主义,他好像很少描摹小人物的人生。
  一旦反思开始,林济就忍不住想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了。
  这种故事,观众未必爱看,可林济觉得,作为编剧,他有必要去创作——至少《淬火》和《代号11》播出之后,吴志远这样的奋斗者和娄知这种隐秘战线的奋斗者为观众所知晓了。
  说写就写,在动笔这件事上,林济很少犹豫。
  抓素材的话,只看那一篇采访显得太单薄了,所以林济打算实地去取取景。
  采访的主人公郭秀家在g省,距离c市挺远,林济和g省那边不太熟悉,唯独和g省云和卫视的总监打过交道。
  既然郭秀的故事发生在g省,林济打算和云和卫视合作合作。
  云和卫视如今的处境和曾经的旭日卫视有些像,只是旭日卫视慢慢找到了定位,云和卫视的存在感却依旧很低。
  林济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云和卫视的总监慕溪正在生闷气,她刚被台长叫过去训了一顿,说台里的广告收入连年下跌,连一些老主顾都不爱光顾了。
  卫视的广告大半来自于剧集,可慕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台长天天喊着对标旭日卫视,摆脱卫视末尾的困境,困境要那么容易摆脱,那还叫什么困境?
  再说了,云和卫视怎么争广告?
  众所周知,卫视成绩够好,都不需要商务主动出击,多的是品牌找上门——通常来说,那仅限于一线卫视和收视好的二线卫视。
  而云和卫视呢?拍的剧都是观众不爱看的那些,旭日卫视是因为运气好,搭上林济拍了一部《代号11》,之后就一直在挖掘本地的电视剧资源,可云和卫视要什么没什么,之前的赞助商都是本地的酒厂,但最近几年,白酒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品牌就算有营销预算,也不会找云和卫视这种小卫视,找的都是青蓝、大江那样的一线卫视。
  “大不了不干了。”慕溪闷声闷气道,“我是负责剧的,又不是负责招商的。”
  在招商这块,台长应该比她懂得多,她刚入职云和卫视的时候,就听说过台长招来了几个大赞助的消息。
  如今卫视招不来商,差点连诈骗广告都接了,若非审核的时候谨慎了些,后果恐怕要比想象中还严重。
  可不知怎么回事,这锅好像要往她头上甩了。
  慕溪脸色有些阴沉,这个上午天也是阴沉沉的,看着就快要下雨了。
  她这边氛围不太好,助理也不敢离她太近,在气氛沉闷的办公室里,手机忽然响起的铃声显得格外突兀。
  慕溪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她下意识就不太想接,怀疑是某些楼盘的开盘广告,或者那些到电视台来打秋风的电话。
  云和卫视已经够穷了,偏偏还有人觉得他们富得流油,三五不时就打电话过来,免费采访,免费拍摄,有些人还想往剧里安插演员,慕溪一想到这些人提出的要求,就觉得头大如斗。
  都是卫视总监,华泰人送外号散财童子,别的不多,钱绝对多,拍剧搞活动没谁比得过青蓝卫视,而大江卫视的章力纯则是业内权威,大江卫视赚钱的本领稍逊青蓝卫视一筹,口碑却是总监们人人羡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