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栋闻言,面上却赧然:“侄儿很少出门……只听说过隆福寺庙会,具体如何倒是不晓得……”
  沈理长子沈林在旁听了,笑嘻嘻道:“瑞二叔,侄儿晓得,待会瑞二叔随了我家去,明儿侄儿领瑞二叔去……庙会可好玩了,有耍百戏的,还有各种吃的……”
  沈珏在旁,听得心动。
  他虽去了胞兄家,可兄弟两个年岁隔的太大,实是说不到一块去;有个年纪相仿的侄子,又是个书呆子,将沈珏憋得不行。
  “小林哥真要领瑞二哥去庙会,也知会我一声,我随你们同去”沈珏兴致勃勃道:“琳二哥、琴二哥、宝四哥你们也一道来,到了京城,总不能只闷在院子里。”后一句是对几位族兄说的。
  沈琳、沈琴几个都是半大少年,没有不爱热闹的,听了自然意动。
  沈瑞的确想要去庙会,不过看了看沈林个头,心中疑惑,拉他到跟前,小声问道:“林哥当真去过?”
  沈林今年不过十岁,三年前只有七岁,那么大点的孩子,家里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
  沈林闻言,果然涨红了脸,小声道:“侄儿当年在京时还小呢……不过表兄们都去过,今年我也大了……”
  别人家是严父慈母,沈理家却是严母慈父。
  谢氏因是状元之妻,又嫁状元为妻,对于长子向来寄予厚望。沈瑞可不敢勾着小侄子玩,去得罪谢氏。
  沈瑞便摸了摸沈林的头,将话题从庙会上岔开,问起沈林上学的事。
  沈林因已经十岁,年后要送到书院读书,就是何泰之所在那一处翰林院子弟学校,与何泰之将是同窗。
  沈瑞是晓得郭氏安排,知道沈全会留在京城读书,想到这一处翰林院书院,应是他们所知最好的学校。
  “瑛大哥那里可是提过,年后安排三哥往何处读书?”沈瑞道。
  沈全道:“大哥说想要求六族兄帮忙,看是否能进春山书院。”
  春山书院,就是沈瑞的那翰林子弟学校,在京城各书院中,颇有名气。
  沈珏算了下时间道:“三哥要是在京中入学,那岂不是明年才会回乡?”
  今年是乡试之年,停院试,明后年才有院试。
  沈全摇头道:“大哥说我要是能进学院,就好生读两年书,不用着急下场。等过了两年,功课扎实了,院试也就水到渠成总比这样一回回考下去,每次提心吊胆没底要强。”
  沈珏点点头:“瑾大哥、琰大哥今年都要下场,不知到时结果会如何,说不得沈家又出两个新举人”
  倒是没人提沈珠,沈珠既随徐氏来京,就放弃了岁考、科考。不经岁考、科考的生员,无法评定等级,也就没有乡试下场资格。
  少一时,席面齐备。
  周妈妈过来,领着众小入席。
  今日席面设在中厅,摆了整整五席,倒是比昨晚的年夜饭用的还热闹些。
  方才在书房里,大老爷已经与沈家诸子说了想要过继沈瑞、沈珏之事,沈理、沈械两个并不意外,五房沈瑛兄弟之前猜测过,也觉得是意料之中,只是心里还有些不安。
  在旁人看来,沈瑞入嗣二房,是从举人门第到侍郎府,是往高处走;在兄弟两个看来,沈瑞却是从四房元嫡之子到了处境尴尬的嗣子,以后自处谈何容易。就算二房几位长辈向来慈爱,可这对侄儿与对嗣子岂是能一个样?
  这是二房家务,除了四房之外,旁人也没有多嘴余地。连沈理这个沈瑞身后的大靠山都不反对,自也轮不到他们兄弟说话。
  若是沈瑞还是四房唯一嫡子,那过继之事无论如何也扯不到沈瑞身上;沈瑞既成了嫡次子,又有孙家与二房渊源在,这过继之事也就顺理成章。
  孙氏三年前留下那一封让庶长子记名的遗书,到底是无心安排,还是为了今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