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斥了一声道:“嚼什么舌头?叫太太知晓,小心板子……”
  长寿讪笑两声,侧身望了眼马车。
  徐氏重规矩,连带着沈瑞都循规蹈矩,他身边的人对于徐氏更是多了敬畏
  见长寿嬉皮笑脸的模样,沈瑞就替冬喜委屈。
  就算这两人看对眼,要是长寿是个有担当的,也当由他来开口,而不是冬
  “等到十五我要去给鸿大婶子请安,到时会问问婶子冬喜的终身怎么安置……”沈瑞道。
  长寿闻言,神色立时僵住,忙道:“冬喜姐姐的身契鸿大太太不是早给了二哥?怎么还是那边安置冬喜姐姐?”
  沈瑞漫不经心道:“鸿大婶子是旧主,本就是借了人与使,我怎么好越过那边去……”
  长寿面上露出几分急切,沈瑞却无心再说,回头对长福道:“大管家这些日子好些了没有?”
  沈宅大管家是长福之祖父,是沈大老爷的乳兄弟,上个月的中风卧床,如今正在养病中。如今沈家外院琐事,已经交由二管家暂时代理。
  长福面带忧色道:“倒是能起身了,不过却没好利索,如今半拉身子都是麻的,说话也不利索……”
  沈瑞听了,心中也多了几分沉重。大管家是大老爷的乳兄,比大老爷大五、六岁,还不到六十岁。
  徐氏与大老爷年过五十,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暮年……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二)
  杨廷和,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今年四十二岁,正值盛年,现为左春坊大学士。
  早在沈瑞随徐氏出门前,沈瑞在心里就将杨廷和的履历记了一遍,却是不能不佩服。虽说如今他还没有下场应童子试,可身边族兄弟多有应试者。沈瑾十四岁过院试,都被族人称赞,被对方学官认为前途可期,杨廷和可是十二岁过的乡试,往前推一年,那就是十一岁过的院试。
  所谓神童,这就这样了。
  成名需趁早,这话就是有道理。
  等杨廷和过礼部会试时,只是在三甲,年纪在十九岁。即便算是少年进士,可多了一个“同”字,含金量就低了。可是因他是明朝开国来最小的举人,早已经在御前备过案的,所以得以以同进士身份入庶常院,而后入翰林。
  有这样的能人比照着,沈瑞就在心里盘算自己应试的时间。
  明年十四岁,应童子试;大后年十六岁应乡试,顺利的话十七岁第一次应会试。
  杨廷和十二岁中举,十九岁却才过会试,可见会试难度之大。
  沈家族人中,水字辈,宗房大老爷、沈举人、五房大老爷、七房二老爷、八房大老爷都是举人,其中沈举人还是少年举人,可是全部都会试落第。
  想想会试的概率问题,沈瑞只觉得头皮发麻,不过身在这个时代,却没有选择的机会。
  杨家坐落在照明坊,离沈宅所在的仁寿坊就隔了一条街。
  杨廷和的继室俞氏,论起来与徐氏还有远亲,只是要拐了几个弯,比较远了。
  到了沈瑞这里,则要称俞氏一声“表姨”。
  因是随徐氏过来做客,又是以俞氏亲戚的缘故,因此到了杨宅后,沈瑞先见到的是俞氏。
  大明朝礼制,父丧母丧都是守三年。
  不过父亲在世的话,母丧只需守一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