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沧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性子,乔家人晓得感恩,他之前的火气就也消的差不多。
  因三老太太与乔老太太是同胞姊妹的缘故,加上表兄弟几个年岁相仿,打小也是常作伴玩耍的。不过是后来两家关系疏远了,这三十年来才渐行渐远。
  平庸碌碌的乔大老爷罢官成了白衣,沈沧是二品京官,表兄弟两个天壤之别,可莫名地却比过去少了几分疏离。
  沈沧看看乔大老爷,恨铁不成钢地道:“以后你也长点心,别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
  虽说乔大老爷的确涉案,可在被侵占的两万六千五百两工程款中乔大老爷只分得了五百两,一个小零头而已,可却背负了大于系,说到底还是被人糊弄了。
  乔大老爷羞愧道:“不会了,以后也没有那个机会犯错不是……”
  沈沧道:“咱们这样的书香人家,子弟读书是根本,你以后闲下来,就好生督促儿孙读书,别的都不重要”
  乔家子侄辈兄弟是七人,长房三个儿子,两嫡一庶;二房一嫡两庶,年长的两个都夭折,只剩一庶子还年幼;三房一个嫡子。
  这兄弟几人中,除了乔二老爷的儿子七哥才启蒙,还看出什么来,剩下五人只有五哥、六哥在读书,年长的两个兄弟都不是读书的材料,连县试都没有过就丢开了书本。
  如今乔大老爷孙子都有了几个,沈沧同乔大老爷提这个,也是不愿意乔家就此衰败下去。否则子弟不成材,支撑不起门户,以后受累的说不得还是沈洲
  乔大老爷却没有想到沈洲身上,只觉得表兄苦口婆心,真心劝诫,十分感激地应道:“我知道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儿孙们却是盼着成才的,等回去就开始督促他们读书,定要将儿孙供出来……”
  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
  乔家的事情,沈瑞也是尽知。沈沧就此事,也教导了沈瑞一二。
  沈瑞算长了几分见识,一是仕途凶险,要是没有靠山或是靠山不硬的话,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推出来顶缸;二是厂卫的权势已经乱了法度,并不遵从三法司制度;三是钱权可通神,这个神就是天子身边近人——掌权的内官。
  自司礼监得了批红权,大明朝的政治,实际上就是文官与内官共治。
  真要论起来,大太监的权势甚至不亚于阁臣。
  沈瑞心中对于宦官倒是并无歧视,只觉得论起学问功课来,那些司礼监内官还真的未必比内阁中书差。
  要知道明朝自宣宗皇帝开始设内学,由翰林学士教授小内官功课。
  之所以司礼监与内阁共同打理朝政,两下却相辅相成,即便偶有摩擦,也鲜少后斗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就是因这个渊源。
  同陌生人入阁相比,司礼监内官自然是更愿意推相熟的师长入阁。
  如同一来,大多数阁臣入阁的背后,都有司礼监内官的影子。沈沧虽没有入过翰林,沈洲与何学士却是翰林院老资历,认识几个内监并不稀奇。
  想的多了,沈瑞将思绪拉了回来。
  乔大老爷的落马,多少有些“杀鸡骇猴”的意思。
  乔家虽是门第不高,却是沈家的双重姻亲。沈沧保持中立,不参合几个阁老的纷争。各派系虽没有直接摆明车马对与沈沧为敌,可推波助澜地打击他一下,也是乐意之极。
  沈沧能够不声不响地将一件直通御前的案子摆平,乔大老爷也不过是罢官追罚三千两,可见宫中与锦衣卫都是走了关系,这也使得沈瑞刮目相看。
  不过仔细想想也并不意外,大明文官虽清高,可要真是目下无尘也做不到高品上。
  记得去年正月,沈珠冒犯建昌,沈沧上门赔罪时,就请锦衣卫的人做了中
  沈家虽不是京城老户,可从三太爷算起,父子两个做了五、六十多年的京官,也有自己的经营人脉。
  沈瑞虽不喜乔家人,可知晓乔大老爷平安出来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旁人想要“杀鸡骇猴”还是“敲山震虎”,也该掂量掂量沈沧的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