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庞天青也确实做得极为不错。
  他本就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于人情世故上亦极是通透。
  而淳安大长公主府能屹立四朝始终圣眷不衰,其中政治智慧也非寻常,有着大长公主与驸马点拨,庞天青自然更上一层楼。
  杨廷和后来在信里还向沈瑞转述了李东阳对于庞天青的赞赏。
  至于杨慎,就如杨廷和与沈瑞所料,还是做个单纯的学者更好,他镇日埋首于书卷之中,将翻译工作做得津津有味。
  就着这道土特产鱼干起头,沈瑞讲起了这两年在经营山东的细节、海贸的详情以及对辽东马市上物资的收购。
  他这次被召回京述职,在朝堂上奏报过一次山东种种民生政策,还在弘德殿里对皇上和内阁诸大人详谈过一次山东种种。
  但这次,皇帝单独召见,又在这样的场合下,自然是要听些不同的。
  实际上,许多事沈瑞都密折报给寿哥过,但连贯讲来,寿哥还是听得十分仔细。
  庞天青更是边听边在心下暗记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对辽东的动作。
  相比与辽东马市的兴旺,自弘治十三年起,大明与蒙古的贸易就进入一个冰冻期,马市彻底中断,蒙古先期是不断犯边逼供,后期便是直接杀掠了。
  蒙古内部,是极度缺乏物资的。
  漠北牧民不谙耕织,地无他产,食物尚能自给,布匹锅釜是真个无法了,全指着从大明获得,马市关闭,就只剩下劫掠一条路了。
  “宣德九年时,大同上疏中就提到过‘北虏穷困,其所来投者,衣裳坏毙,肌体不掩,及有边境男妇旧被虏掠逸归者,亦皆无衣’。”
  待沈瑞讲述告一段落,庞天青便道,“北边一些新报回来,也是说那边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缎布尤难得。
  “听闻如今不少部落,争相向辽东部落买布。山东的茧绸在辽东马市已是高价,贩到蒙古各部,却又翻出数倍不止。
  “原本兀良哈等处往辽东互市,经兵部定马匹上上等者,每马绢八匹、布十二匹;上等,每马绢四匹、布六匹;中等,每马绢三匹、布五匹;下等,每马绢二匹、布四匹;驹,绢一匹,布三匹。
  “如今上等茧绸在辽东换一头牛,运到漠北,能换两匹上上等的马!”
  茧绸要说成本,比之南边的绸、绢可是要低得多了。从山东运茧绸、运布自然也比从南方运来路费上节约许多。
  沈瑞只觉得庞天青说此言时候眼睛都是放光的,不由失笑,道:“没想到茧绸在漠北有如此高价。当时为了登州耕种计,在辽东只大量换了耕牛。而且,总要让辽东这边觉得有赚头,才好将这‘好消息’传到草原传到漠北去。”
  “恒云这颇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庞天青连连点头,又意味深长道:“大批收耕牛、牲畜、家禽也是一步妙棋。”
  北地草场有限,大量养牛羊,便养不下多少马匹了,长此以往,蒙古也养不出动辄十万数十万的骑兵了。
  这点沈瑞只向寿哥口述过,之后在与任何人的信件里都没提过。
  但天下聪明人多得是,庞天青如今又专攻情报,如何会不知其中深意。
  沈瑞一笑,道:“登州织厂如今于羊毛纺线上也有了些心得。”
  一句话说得寿哥眼睛也亮了起来,“便是你当初设想过的羊毛织布裁衣?”
  沈瑞前世只见过女性长辈双手翻飞织衣极快,也收到过女友亲手织的围巾,自己却是一窍不通的,只粗略了解个大概。
  所以,与寿哥形容时,说的还是纺线织布的原理。
  见沈瑞点头,庞天青则大力赞道:“羊毛这物什在蒙古诸部不值什么,不过做毡毯罢了,做一张费时费力,几年也用不坏,也没甚人看重。
  “而羊毛轻,捆扎结实了一辆大车便能运回不少来,里外里这本钱实费不了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