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会去了辽东,京卫武学这边又交给了出孝的周贤。
  能进京卫武学的也都是皇上信得过的人,当然,若非如此,也不会是蔡谅带蒋壑来找沈瑞了。
  “蒋壑来与我说了湖广地方上一些人的背景,”沈瑞压低了些声音,“还有几个面上正直实是投靠了刘瑾的人。”
  蒋壑与刘瑾是结了死仇了,又觉得沈理这谢迁的女婿自也是恨不得刘瑾死的,沈瑞也不是没被刘瑾下过绊子,这才会找过来。
  能借着他们兄弟之手报仇最好,报不了仇,这递他们需要的消息也是份人情。
  这样的一份名单是不好落在纸上的,沈瑞便轻声说了十几个名字,布政使司有、按察使司有,地方上州府的也不少。
  沈理这状元郎的脑子岂会差了,心里默默记下了。
  他自得了圣旨,也是打听了一番湖广之事,还曾写信往绍兴给岳丈谢迁,自家对湖广局势已是心中有数,却不想这次沈瑞带来的名单仍出乎他意料。
  沈理也不由思量起来到任后的布局来。
  沈瑞则道:“六哥莫忧,这二年,刘瑾是大张旗鼓的查贪渎、清丈田亩,又是惯爱‘替皇上分忧’的,六哥此去,既要借太庙司香的东风,那正好将这个‘头功’让给刘瑾去。”
  这名单上的人正好可以一用。
  沈理也禁不住笑了,道:“自要送一份大大的功劳给刘太监的……”
  第六百七十四章 疾风劲草(六)
  在宋元时代一直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而到了明清时代,就变为了“湖广熟,天下足”。
  在沈瑞现下这个时空里,其实在弘治朝湖广就开始对外输出粮米了,只是正德初年起大灾小灾不断,这供给天下粮米的潜力自然也就瞧不出来了。
  初时听说沈理要往湖广去,沈瑞的第一反应是如此甚好。
  等回过神来,又不免苦笑。
  为什么内阁也好,刘瑾一党也罢,都没有人对“将谢迁的女婿升为封疆大吏”提出反对?
  就是因为,湖广现在是个坑。
  连年灾患,已让民心不稳,又有匪寇横行,这种时候落个火星子就能燎起一片揭竿起义的。
  刘瑾怕是巴不得沈理这倒霉蛋被推进坑里去呢。
  而既然刘瑾想坑沈理,沈理沈瑞便少不得要用刘瑾来填这个坑了。
  “为什么只见匪寇,不见造反的?”因在密室里,沈瑞便也没有忌讳直言。
  沈理还是不禁变了脸色,严厉的瞪了沈瑞一眼,方道:“湖广先是天灾,才是人祸。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有一口吃的,便不会跟着造反的。”
  如今这口吃的要往哪里寻去?
  先前沈理还怕不太好动,想了不少举措,现下嘛,正好先向宗藩要去。
  如沈瑞先前所说,有太庙司香这根胡萝卜,也有刘瑾清丈田亩这根大棒,这事儿十之八九是能成的。
  只是,这是解决一时之难,不是长久之计。
  沈瑞却道:“固然是口吃的。也是因着,没人挑头。”
  沈理面色凝重,直视沈瑞,“又出了什么事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