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将是大燕与大金的最后一战。
  此战过后,两国再不可能共存。
  对于金人来说这等于是破釜沉舟,但对于燕人来说,却更需要稳扎稳打。
  在王霖看来,只要能把战争拖长,战线拖长,就一定能拖垮金人。
  静观其变?
  先发制人?
  王霖心念电闪。
  目前他麾下诸将中,可堪大用的主要还是岳飞和韩世忠两人。
  韩世忠目前坐镇居庸关,岳飞即将被王霖安置在古北口。
  除其余对金关隘外,这将是两处与金国作战的主战场。
  王霖回身望着岳飞轻道:“鹏举,战端将开,朕不会再御驾亲征,对金战事,朕将以你与良臣两人为主,良臣坐镇居庸,你可总镇古北。朕的意思,你们二人在战役初期,从容死守我军关隘防线,不可让金人逾越雷池半步。
  而一旦金人久攻不下,心浮气躁之时,韩世忠率右路,而你自率左路,两路大军七十万,兵分两路杀进金国,此一战,将是我大燕与金国的最后一战,功成,尔等自名垂青史,而若战败,你我都将沦为亡国奴!”
  岳飞躬身慨然道:“陛下,学生定将不负所托,誓与金人决一死战!为陛下,为我大燕,开创万世和平之基石!”
  “甚好。上官清,传朕密旨,命西夏、西域诸国、蒙古各部悉数整军备战,严阵以待,防备金人发起国战!”
  第673章 最后一战(2)
  岳飞领命而去。
  燕京城内的歌舞升平,丝毫不影响大燕朝廷暗下里的整军备战。
  因为兵权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上,内阁并未对皇帝有备无患的军事部署提出异议。
  这就像是王霖的前世,没有人会对教员的军事谋划提出质疑,因为事实证明,教员的军事才能非常人所能及,结果证明他每次的决断都是正确的。
  现在的王霖在大燕朝中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王霖心思缜密,不愿意给金人留出任何趁虚而入的空档。
  大燕本身的防御关口是相当严密的,金人几乎很难找到进攻的缝隙。
  但漠南蒙古各部,西域诸国,西夏这一线,却是大燕防御的相对空虚处。
  投入的兵力相对较少。
  王霖思之再三,还是决定调刘光世父子坐镇西夏外围,遥控蒙古各部和西域诸国。
  王霖必须得防备这些异族在金人的强大军事压力下反水。
  雁北的防御则交给了西军大将姚古。
  王霖觉得还是有点不太放心,又调契丹余部万骑在萧莞的统率下回撤数百里,驻扎在西夏、蒙古与西域的交界处,严阵以待。
  ……
  金国国内,果然不出王霖所料,金人摆出了一幅征伐蒙古各部的架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