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绝大多数羌人一天能喝上两顿粥就心满意足了。
  再说杨峥的法令一视同仁,不分汉羌賨氐胡,没有任何歧视,也就习以为常了。
  渐渐的,羌人只要服从法令,好处就太多了。
  没有刀兵,没有饥寒。
  能在房屋中一觉睡到天亮。
  在羌地他们何曾有过这种日子?
  巨大的生存危机,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对杨峥而言,什伍制只是一个开端。
  威立住后,接着就是立信。
  东汉以来,朝局在外戚与宦官间飘摇,专心内斗,国势日下,黑暗腐朽,任用的边地官吏无能而贪婪。
  将帅皆怯劣软弱,州郡官吏趁机生事,便身利己,搜索剽夺,甚于逢虏。
  羌人不信任汉官。
  杨峥固然可以花些时间,如董卓一样,跟他们搞好关系培养感情,增强信任。
  但一来时间成本太大,效果也一般,二来,杨峥并非只是想利用羌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化他们,融入麾下。
  再则,姜伐野的离去,对杨峥也是一个小小的打击。
  花了那么多心思结好他们,稍微没顾及到他们,就分道扬镳。
  杨峥是想建立一个军政集团,小一些没关系,但内部凝聚力必须强大。
  而不是松散草台班子,一触即溃。
  看着年关将近,杨峥颁布一条法令:有从西城运石至东城者,每户赏羊肉五斤。
  效仿当年秦国的徙木立信。
  出征河西,带回的不仅四千五百余羌人,还有上万头牲畜,加上城中牧营宰杀的牛羊,能过上一个肥年。
  法令下达,羌人们将信将疑。
  毕竟杨峥的法令动不动就是砍头,早生出恐惧之心。
  由威到信,需要一个过程。
  汉人最先反应过来,扛起石头就往东城跑。
  賨人、氐人也跟着搬。
  杨峥兑现法令,每户分五斤肉。
  羌人眼见真分了肉,积极性大涨,也屁颠屁颠的去搬石头。
  但石头已经所剩无几。
  近一半的羌人没有分到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