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下之事,何其难也。
  杜预也有些失落,“如此就不叨扰鲁公了。”拱手准备离去。
  杨峥却有些不甘心,这明明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你解决了时代的问题,就可以主宰这个时代。
  后世积贫积弱的华夏,伟人还不是以底层百姓之力推翻了三座大山?
  杨峥的脑子飞速转动着。
  历史上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屯田制在汉代就被启用,因此而得西域。
  发展到后来……
  “府兵制!”杨峥嘴里蹦出了三个字。
  鲁芝和杜预大惑不解。
  “兵农合一,划田为府,闲时训练出战,忙时耕种,不收任何税赋,若有战,则召之,士卒自备粮草军械集结!”
  西平不缺地,以地养兵,最大限度减轻护羌府的负担。
  田地就在那儿,不能分给雍凉百姓,不如分给士卒。
  这其实是缩减版的府兵制,也可以算是汉魏屯田制的加强版。
  将士卒养在田垄间。
  魏国屯田制则走偏了,屯田士卒苦不堪言,既要流汗,还要流血,耕种所得全部归官,一年到头白干一场,与奴隶相差无几……
  士卒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而杨峥的府兵制,则给了士卒大量的利益,刺激他们的积极性。
  当然,府兵制也有巨大问题。
  比如将来地盘扩大了,集结士卒的地方太远,一去一回,吃喝用度负担不起,也耽误了农时。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府兵制以后问题很多,但却非常适合西平的现状,兵多、地多、敌人多、底子薄。
  一个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存在两百余年的东西,肯定有其可取之处。
  制度可以一步一步改良。
  屯田制和府兵制也是经过诸多改进的。
  洪武大帝的卫所制其实也是变相的屯田制……
  破羌之战后的两三年,将是杨峥最宝贵的战略发展期。
  关键,你发展,别人也发展啊。
  别人还比你有钱、有粮、有人、有家底、有大量人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