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不北上,肯定是西进。
  两家结盟也就有了利益基础。
  司马昭虽然有五分天下,但冯翊一战败的太惨,杨峥成强秦之势,如日中天,在军力上持天下之牛耳。
  东吴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只想偏安江南,若想维持新三国的稳定,与司马家结盟是最优选择。
  不过有永安在手,东吴也攻不进来。
  这个结盟没有多大意义。
  司马昭与东吴的结盟不过是在安抚东吴,祸水西引,东吴这帮人与司马家一拍即合,恬不知耻的来要巴东……
  今天给他们巴东,明天他们就要蜀中、汉中……
  中原正在舔舐伤口,现在颁布了占田制,过几年国力不仅会恢复,还会高涨,到时候先弄杨峥的大秦,还是东吴这帮人?
  这时代最富庶的地方在中原,人口最多的也是中原。
  司马昭与司马炎不是历史上的北齐。
  当然,杨峥若能熬到司马衷,机会还是很大的。
  不过这就太没有志气了,变数太大。
  一般而言,最有雄心壮志的是第一代。
  第一代处于扩张期没有解决问题,后代更难。
  如同曹魏,曹操没有拿下江东,才造成了三国几十年的鼎力。
  司马家的下下代是司马衷,万一自己没熬过去,下下代出了个高纬,情况就不妙了。
  “传令蜀中,加紧战备——算了,我亲自给元凯写一封信。”杨峥心中早已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清楚。
  一句话,司马家没有下限,东吴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这年头只能靠自己。
  第五百五十三章 国号
  关于国号的争论仍在继续。
  直到杨峥放出消息,才勉强停歇,不过仍有人劝谏,秦二世而亡,国祚太短,而且秦的名声不好,一直有暴秦之名,若以此为国号,关东士人必不会归心。
  若是以前,杨峥还会顾忌关东怎么想。
  但司马昭颁布占田制之后,无论杨峥取什么国号,都没用。
  关东士族不会跟自己混,关东百姓也不会。
  反而以秦为国号,能激励国人。
  秦晋楚吴齐最为尊贵,夏周太远,至于汉,则太超然了,刘禅的国号就是汉,总不能自己继承他的国号吧……
  也只有秦能勉强压住晋,此其一。
  其二,自己现在已成强秦之势,正是要明明白白的扫灭关东,不需任何忌讳,天下人尽皆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