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姑臧为都,隐患颇多,臣建议大王迁都长安。”卫瓘拱手道。
  杨峥其实也早有此心,所以才派鲁芝坐镇长安,督导关中的重建。
  问题在于潼关、武关还在司马昭手上。
  现在迁过去没问题,几年之后,司马昭恢复实力,几十万大军对长安玩泰山压顶,杨峥这个国都要不要?
  所以杨峥觉得,通关没拿下之前,迁都长安并不明智。
  “现在迁都,是否时机不对?”
  “现在迁都,时机恰好,大王划分州郡,各地豪强必然抗拒,大王迁都长安,正可效法汉武帝之旧事,徐徐迁豪强至渭北,去其根基,若四方扰动,长安出兵也一击可定!蜀中人力物力至长安,比去姑臧近了一倍,冯飒一败,司马昭至少五六年才能恢复,五六年后,长安固若金汤,难道大王没有再来一次冯飒大战的雄心壮志?”卫瓘笑的如同一头狐狸。
  杨峥也大笑起来,“大善!”
  现在就是比谁先恢复实力。
  留在姑臧,路途遥远,太原发生什么,姑臧收到消息至少半个月,更不用说蜀中。
  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隐患。
  如果杨峥在长安,也就没有周煜这次军事冒进了。
  另外,国都搬去了长安,皇甫家、索家、张家这些河西大族,肯定也要跟着搬过去,贴近权力的核心,陇右、蜀中的豪族,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们过来。
  至于军事威胁。
  司马昭主动进入关中大战,杨峥求之不得!
  你司马昭能弄几十万大军,我在关中难道不能弄出几十万大军吗?
  今日之秦国,已非昔日之凉州。
  有蜀中支撑,杨峥完全不虚司马昭。
  几年后,司马昭有没有这么胆子西进都是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司马昭也老了……
  卫瓘此策,其实也是在引诱司马昭冒进。
  在关中决战,总比在潼关、蒲坂死磕强。
  不过,杨峥依然向鲁芝、杜预、索靖三人去信,征询他们的意见。
  第五百六十八章 溃败
  秦军虽然受困,但一直斗志高昂。
  一万余军,并没有三万多魏军放在眼中。
  自杨峥起兵以来,多是以少胜多。
  现在虽然地形不利,但未必就是输。
  有些将士甚至觉得魏军太少,不够五转军功。
  士气旺盛是好事,但过度旺盛就是自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