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差不多就是这个逻辑。
  陆抗以守土为己任,不希望江东内乱。
  陆家若是有心参与江东的权力之争,钟会夺权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江东都只剩下骨头架子了,还要争!”杨峥冷笑道。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鬼蜮伎俩能有什么用?
  大秦之所以没发动最后一战,一是因为中原还在消化,二是水军和战船差些火候。
  现在中原安定了一年,王濬南下蜀中编练水军,打造战场,积蓄粮草,东吴的末日也快到了。
  卫瓘道:“吴为下,大秦为上,陛下可派出使者申斥江东,让他们查出真凶,给大秦一个交代!再大张旗鼓向陆抗派出使者,一则观摩陆抗士气,二则引起钟会、孙皓的猜忌,把江东的水搅浑!”
  “妙计!江东人物,以陆抗为最,赏名剑一柄,骏马三匹,朕亲自去书劝其归秦!”
  江东真正的柱石是陆抗而不是钟会。
  钟会有天然的劣势,身为北人,很难与江东豪族一条心。
  江东在孙权时代便与豪族妥协了,豪族控制土地、人口、军队,没有他们的支持,钟会的所有野心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跟杨峥遇到的状况一样,把士族豪强杀光了,江东也就没人了……
  卫瓘抚须笑道:“江东即将大乱,天下一统会提前到来,陛下当早做准备。”
  钟会、孙皓都不是什么好鸟,现在同床共枕,自然是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了。
  无论谁赢,江东都会元气大伤。
  荆襄方向,有羊祜、罗宪、王濬,南中方向有霍彪、杨稷、董元、毛炅、解系,都是名将如云。
  唯独淮南缺少得力之人。
  以扬州的兵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而卢钦今年也差不多快七十了,他的长处是镇守一方,当年司马昭围攻钟会,卢钦也在其中,在军略上并无突出之处。
  有霍弋的教训,杨峥不愿冒险,万一出征时,卢钦病倒……
  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杜预了。
  羊祜、杜预、王濬、周旨……
  不知不觉,竟然凑齐了历史上伐吴的班底。
  许昌既然收复,杜预留在宛城就没有必要了。
  他手上的四万人马都是精锐,诸葛绪、周旨都是将才,正好可以入驻寿春。
  杨峥思索一阵,“江东若乱,荆襄、扬州、南中三路同时进攻,荆襄以罗宪为帅,羊祜为副,南中以霍彪为帅,杨稷、毛炅为副,寿春以元凯为主,卢钦为辅。”
  只要不动大兴城的二十万中军,粮草供应应该没问题。
  河北中原支持杜预的东线大军。
  关中、汉中粮草支持羊祜。
  蜀中支持王濬、罗宪的水陆大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