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秦对他们敞开怀抱,这么多年的宣传,汉羌同一个老祖宗的说法早就深入人心。
  这实际上是大秦承认他们的政治地位。
  而且杨峥的贵妃姜阿怜就是出自羌族,对羌族的吸引力更大。
  其实当年杨峥崛起,就是借助了羌人的力量,反攻凉州,席卷关中。
  如今羌人在大秦的地位,类似历史上蒙古人与满清人的关系。
  羌人不仅大量在朝廷为将,皇室子弟也多与羌人联姻,两边已经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政治同盟。
  即便是如今的大秦,也需要羌人压制河西走廊上的鲜卑、匈奴等其他族群。
  大量汉化的羌裔子弟迁入西域、中亚、辽东等地,为大秦守卫疆土。
  有时候,杨峥感觉羌、氐、賨这些彻底汉化的异族忠诚度还在本部汉民之上。
  将他们散播在中亚、辽东之后,人生地不熟,不会跟当地势力沆瀣一气,只能依靠大秦。
  而大秦也可以依靠他们镇守当地。
  羌人耐苦寒、生猛的特性也非常适合辽东和漠北。
  所以提升羌人地位是杨峥必然的选择。
  匈奴、鲜卑目前还靠不住,杨峥也不敢完全信任他们。
  汉朝内迁匈奴两百多年,也未能完全融合他们。
  而鲜卑的威胁还在匈奴之上,毕竟人口基数在哪里摆着,这几年鲜卑中涌现出大量杰出人才,在大秦开始崭露头角。
  拓跋、慕容、宇文、段氏,都曾出现名震一时的雄杰。
  不要低估一个英雄对本民族的激励。
  慕容恪将实力并不怎么强盛的慕容部,一举推向天下霸主的地位。
  慕容垂几乎重现了燕国的盛况,却又被拓跋珪按了下去。
  拓跋家牛起来了,又出了个宇文泰……
  至少在这几十年内,杨峥还要暗中提防他们。
  大秦进军高原,简直是一气呵成,没有受到任何阻力,这年头周边没人敢跟大秦叫板。
  曾经与钟羌分庭抗礼,拥十万胜兵,三十余万之众的发羌,在一万羌裔子弟的组成大军面前没有丝毫抵抗力。
  发羌、唐旄羌聚集五万大军与秦军决战。
  同是羌人,但大秦的羌裔已经从精神完成了蜕变。
  他们骑着健壮的河湟马,穿着坚固的盔甲,腰跨环首刀,手提长槊,勇猛的向五万衣衫褴褛的敌人发起了进攻。
  这不能被称之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
  羌裔将士们对大秦的敌人恨之入骨,出手无情。
  将羌人的剽悍发挥到了极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