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都自身难保。
  黄昏不欲隐瞒:“叔父黄观,他知悉叔母投水之后,会为之招魂,其后也会投水殉国,我想救下他,将来也能和吴叔一样,为千秋世人留下一件瑰宝。”
  什么瑰宝?
  当然是《永乐大典》。
  吴与弼撇嘴,“你又知道了,岂不知道你家叔父,没准如那解缙和胡广一样,早早的就投了燕王,此刻正想着局势安定后续弦个如花美眷呐。”
  黄昏摇头,正色,“我当然知道,因为我是穿越者,所以预知叔父一定会投水,你们此刻不信我也没法。不妨再说一事,过几日后,燕王朱棣将召方孝孺为之写即位诏书,方孝孺死拒将被异族,之后朱棣会让楼琏草诏,楼琏怕牵连家人,不敢推辞,草诏之后归而自尽,再其后,解缙献即位诏书。朱棣会废除建文年号,改洪武年号,并在年底将他的年号定为‘永乐’。”
  这件事后,吴溥应该会相信穿越者这个职业的存在了。
  吴与弼如听天书,“你怎么知道的?”
  连朱棣的年号都知道?
  黄昏笑而不语。
  吴溥笑了笑,还是不愿意相信,方孝孺、黄子澄之流若是不学解缙胡广,必死无疑,谁都看得出来,不过楼琏草诏归而自尽,这却不是现在能推断的。
  谁现在就知道朱棣会让名声并不算昭彰的楼琏草诏?
  不可能的事!
  沉吟良久,问道:“我倒是好奇,从人情亲疏上来说,你确实有救黄观的道理,可既然知道方孝孺这位大儒会被杀,为何不愿意救上一救?”
  黄昏苦笑,“救不了。”
  连黑衣宰相姚广孝都救不了方孝孺,自己凭什么救?
  在朱棣进城之前,姚广孝曾对朱棣说过,不要杀方孝孺,若是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绝了,然而结果呢?
  方孝孺还是被杀。
  没办法,方孝孺把朱棣骂的太狠,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认的那种。
  没得救。
  永乐大帝朱棣岂是没脾气的那种人。
  吴溥不解,“为什么?”
  黄昏叹气,“这是个死结,过段日子,吴叔你知悉方孝孺被杀那一天的详情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个结解不开,道衍也不行。”
  道衍就是姚广孝。
  吴溥沉默了,他当然知道道衍在朱棣心中的分量。
  他有些诧然。
  黄昏的表现确实不像个少年郎,说话井井有条有理有据,且透着一股成年人的稳重,甚至对局势重要人物皆一清二楚,知道方孝孺也知道道衍,确实有些出彩。
  先前还能看出只有王艮才是真正想殉国的名士。
  难道真是他说的那什么穿越者?
  沉吟良久,“你要去救黄观,孝心甚好,盘缠一事无须担心,路引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