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渤啪的一声跌坐在地。
  众人一见,信了七八。
  黄昏继续道:“陈天平和裴伯到顺天之时,我等恰好出使行至广西,陛下不想此事打草惊蛇,所以着人密令口谕,让我等见机行事,必要时刻,可行非常手段。我等知晓此事后,知晓兹事体大,一番合计后,觉得应该就安南攻打占城一事一起,并同陛下的手诏,再作一封国书,打胡汉苍父子一个措手不及,可惜终究还是走漏了风声,导致安南出现叛兵,护卫使团的京营士卒死伤惨重。”
  说到这里,环视一眼,“否则我就算再胆大包天,也不敢伪造国书来做死,要知道连杨渤杨侍郎受贿安南的事情都瞒不住,何况国书一事。”
  合情合理!
  朝堂中文武臣子,大多觉得此事可能真是这样了,如果胡汉苍父子真是篡国,使团又已经出发,陛下仓促之间想不到好的应对策略,把决策权交给使团,也是情理中事。
  这样的话……就不算伪造国书了啊!
  奉旨嘛。
  朱高燧心中凉了一大截,还是不服输的道:“陈天平和裴伯到了顺天,此事还有待确证,但问黄指挥一句,谁能证明陛下有口谕给使团?”
  黄昏淡定自若,“传口谕的是位顺天府的锦衣卫缇骑,在安南叛兵伏击使团时,不幸失踪,应该凶多吉少了。”
  朱高燧冷笑一声,“莫不是根本没有这个人?”
  黄昏不屑一顾,“有没有口谕,殿下可以上章折去顺天问陛下,当然,也可以等几日在看,郑大监在苏州那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西洋这等大事,陛下近日一定会回应天一趟,届时一切皆知。”
  第369章 生死皆在一念之间
  众人面面相觑。
  谁都不是傻子,这件事粗看,黄昏和徐辉祖都必死无疑,现在这么一看,还有可能奉旨伪造圣旨,当然,奉旨就不算伪造了。
  不过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黄昏在背水一战。
  他在拖时间。
  编了个陛下口谕的事情出来,拖到陛下从顺天回来,在这期间他能想办法破这个局,没准还真可能出现转机。
  陛下为了在众多藩属国前保留大明作为宗主国的威严和面子,很可能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件事,等以后再找个借口收拾黄昏。
  搞不好这货到时候又做点什么丰功伟绩,功过相抵了。
  若是陛下不认可?
  反正伪造国书是死,再编一个陛下口谕的事情出来,不过是死的更惨一点而已,也是个死,本质上没有差别。
  换位思考,朝中臣子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大概也会这么干。
  毕竟存在一线希望。
  朱高煦、朱高燧和纪纲三人,心里窝火至极。
  这事……憋屈。
  三人千算万算,不断的复盘和预计,都觉得黄昏不可能找到借口破解这个必死之局,最多就是卖惨,用以往的功劳换一个免死。
  却没想到陈天平和裴伯的事情。
  这事连纪纲都不知道。
  顺天府的锦衣卫,有陛下坐镇,纪纲鞭长莫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