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工坊招人时,行部众人觉得还是有个自己人去看着放心一些,于是林振东被派来公干——按照同僚的意思,行部那边薪俸照发,工坊这边的钱老林你不拿出来请我们喝几顿花酒?
  在请示了郭资和黄福后,两位行部尚书觉得此事也行,反正林振东是个闲差,而且不入流,没有四品以上不得经商的约束,让他去工坊盯着,也是对行部那九万两钱的一个小保险。
  于是准了。
  林振东也乐意,他其实在行部可有可无,人啊,总是要寻求一个认同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宁愿在工坊这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于是他就来到了水泥工坊。
  走入水泥工坊的林振东怎么也没想到,数百年后,他的名字都将和水泥之父挂钩在一起,永远的名垂史册。
  第526章 人才王道
  水泥的具体的工艺流程,黄昏真不知道,只知道大概要用到石灰石、石膏、铁和砂,有粉碎和加热两个过程,其中加热温度应该在一千五百度左右。
  一千五百度,以大明目前的水准来说,有点难,不过不是无法解决,需要制造鼓风机,利用鼓风机和煤粉就能达到。
  给林振东等四个老师傅具体说了要做一个什么东西出来,它具有什么特性,需要用什么材料,大概要经过一些什么工艺流程后,四个老师傅口瞪目呆。
  黄指挥你倒是嘴皮子翻两下说了,但具体怎么操作我们都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甚至连配比这些都完全没数。
  怎么整?
  黄昏笑着说不急,有时间给你们摸索,三年之内解决即可,当下我们要修建的坊子,大多还是采用泥土夯筑和砖瓦砌的方式。
  但这没办法修高楼大厦,最多两三层,或者学土楼和圆楼,这就没办法达到水泥修筑建筑的高层数了,毕竟民房不能像黄鹤楼之类的。
  林振东等人无奈,怎么着,东家的钱给得是真高,卖命干吧。
  为了保证工艺,比如粉碎和加热工艺,因为目前没有工业水平的限制,什么电动机这些就不想了,全部人力。
  也就是说,需要研发出人力鼓风机,人力粉碎机。
  其实都不难。
  只要利用好轴承和齿轮,这两个东西都能捣鼓出来。
  随着黄昏的不断布局,华为房产分行的项目一步步推进,水泥工坊也进入了初期的制造材料阶段,春节前,黄昏终于成功鼓捣出人力鼓风机和人力粉碎机。
  鼓风机简单,主要是利用牛皮来形成封闭空间,然后用木片制作扇叶,用铁铸件制造传动轴承和齿轮,再加一个摇柄。
  人力粉碎机也是差不多的原理,制作了两款样品,一款是利用石磨的原理,一款是利用杵窝原理,实际实践之后,发觉以石磨为原型的人力粉碎机效果最好效率最高,于是批量生产。
  说起来是几段话的事情,操作起来其实很多困难。
  比如铸模,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好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能工巧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利用沙子铸模取得了成功,当然,沙子之中加了石膏这种黏性剂。
  至于是否在铸模过程中发生发生反应导致逐渐性能改变,黄昏不关心,这个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即可。
  科学就是这样进步的。
  不去努力实践,工业永远不会进步。
  所以说,水泥工坊是个巨大的销金窟,投入的钱比当初钟山工坊还要更多,钟山工坊的琉璃生产毕竟是有经验的,只是改进工艺而已,有前辙可行,而水泥的研发则完全是零点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林振东光是记录实验数据的宣纸,就堆满了一个小房间。
  所以黄昏每当看到那一整个房间的记录数据时,都在暗暗苦笑。
  小说害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