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以为朱棣是吃干饭的?
  应天城里,锦衣卫和薛禄、黄昏勾心斗角了这么久,他作为天子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不愿意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已。
  话说,朱棣也觉得纪纲现在越来越张狂了,锦衣卫有点脱离掌控,如果南镇抚司不能达到掣肘北镇抚司的目的……是不是应该设置个机构制衡或者分权锦衣卫?
  比如让太监建立个机构。
  好像城东郊那边还有个秘密监狱,是当初郑和他们弄的,要不就在那个秘密监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太监掌管的天子直辖部门。
  在东郊,就叫东缉事厂?!
  人选的话,跟着郑和下了几次西洋的那个王振不错,不过这家伙还不是太监……或者为了制衡锦衣卫,让黄昏来掌管东缉事厂?!
  也是可行的。
  第825章 纪纲开瓢薛禄
  关于东厂事情,朱棣也就那么一想,现在没这个精力,主要是大明的基本盘变大了许多,各项政事已经让朱棣焦头烂额。
  要是没有内阁的话……朱棣觉得自己已经被累死了。
  何况建立东缉事厂需要人手。
  偏生当下的困境之一,就是朝堂和地方官府出现的大量人手缺口,所以来年朱棣会继续开科举,补充人才缺口,同时储备人才,为将来的澜沧、瓦剌和兀良哈这些地方做准备。
  ……
  ……
  从诏狱回到南镇抚司公事房,黄昏对赛哈智如此这般叮嘱之后,赛哈智拍着胸口保证,说老弟你放心,要不了几天,整个京畿的人都知道纪纲吃了薛禄的瘪,一定要让纪纲没面子。
  离开南镇抚司,黄昏去了一趟农业部,确定诸事都在有序进行,又走了一趟医疗改革司和货币改革司,处理了一些问题,已到晌午。
  于是去三元楼找卞玉楼,白嫖了一顿午饭,知晓火锅店的进度后,又催卞玉楼赶紧推动其他事情,一时间卞玉楼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卞玉楼觉得他再也不是那个愉快的假读书人了。
  日子确实充实了许多。
  不像以前,不管日子过得多惬意,始终感觉内心空荡荡的,总觉得人生不该这样,现在虽然忙碌,可知道为了什么而忙碌。
  人终究还是要有追求,才不会虚度光阴。
  年关越来越近。
  但京畿民间的百姓坊子里外,流言却越演越烈,老百姓嘛感兴趣的不仅有那风花雪月十四楼的旖旎故事,也有高门大院的边角料。
  何况现在大明京畿的百姓吃饱了喝足了,对八卦消息更有闲心。
  流言这个东西,从第一个人嘴里传出时,如果只是一颗刚萌芽的树苗,那么经历过数十个人添油加醋的加工后,到得最后,这流言大概就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不要小看民众的智慧。
  再创作能力不输话本小说大家。
  何况京畿的百姓,连徐皇后的传言都敢讨论,何况你区区两个臣子的,于是很快的时间里,这段故事就成了京畿所有茶余饭后的谈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高官和一个道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