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明内外,都有宦官活跃的身影。
  虽然其他人都松了口气,但黄昏作为东缉事厂第一任提督,心里却很沉重,他发现自己有点被动——东厂提督,说起来好听,其实自己很可能被架空,而且农业部长是通往六部尚书的捷径,现在被朱棣给撸了,意味着这几年自己没办法登顶仕途巅峰。
  王振成了内官,他现在肯定是朱棣的心腹。
  也就意味着,自己在东厂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王振汇报给朱棣,关键这是永乐年间,东缉事厂权限很小,而且还干不了实事。
  换句话说,自己有点被朱棣猜疑了。
  应该是蚍蜉义从昨夜的大发神威带来的后续影响。
  愁。
  不过再愁也没办法,实在不行,东厂丢给王振,自己继续去搞改革,然后从其他地方觊觎六部尚书——毕竟老子现在还是内阁辅臣。
  通往六部尚书的大门还没有被朱棣关闭。
  第869章 小米加步枪,世界警察之路
  纪纲之死,表面上看是在造反,是咱们的永乐大帝养虎为患,在大部分百姓看来,这不过是永乐十一年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大明日子照旧。
  货币改革司继续推广宝钞的通用性,加大宝钞在日常中的使用比重,强化宝钞的信用度,严格按照货币改革司顾问制定出来的步骤。
  没办法不停黄昏的。
  在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推广宝钞之后,虽然前期受到了抵触,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宝钞的流通稳定下来,具有信用度后,交趾和八百大甸那边也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
  给大明带来的好处么……
  大明用宝钞换回来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铜铁矿石和粮食,当初见成果后,货币改革司和大明皇家银行对黄昏的金融改革彻底服气。
  连朱棣都赞叹不已。
  国库有钱,朱棣办事情也硬气了许多,医疗改革也开始全面推广,全国重点府城、州城和县城统一建立医疗院,并招聘郎中常驻,由官府发薪俸。
  而医疗改革司下面的药物研发部门也在名医的带领下,在黄昏的大方向策略的指引下,倾尽全力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要攻克伤寒之类的顽疾。
  以前大家觉得黄昏时在痴人说梦。
  患了伤寒,吃几天药就可以痊愈,这种事你敢想?
  就是吕复这样的名医都不敢这么说。
  但看到货币改革司那边的成果,医疗改革司这边也选择了相信黄昏,开始重点去攻克黄昏说的那什么“抗生素”和“伤寒颗粒”什么的……按照黄昏的说辞,叫中成药。
  大概意思叫中药的成品药。
  具体什么意思,谁也不明白,让黄昏解释,他也说不明白,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着敷衍了过去——黄昏确实不太懂中成药到底有什么意义,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医学这个有很强的专业性,黄昏只能给个大方向,具体的科学操作,还是要靠刘旭忠和吕芗这些专家来解决。
  农业部那边,黄昏卸任左部长,按理来说,应该由深谙农桑事务大器晚成的郑钧递补,郑钧就能再上层楼,从右部长到左部长。
  不过朱棣显然没这个意思。
  郑钧是有真才实干的,他的能力应该更多的用在具体操作上,而农业部左部长需要战略眼光,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能力,需要和其他各部门打好关系,不应该让郑钧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