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伤骨头就是最大的仁慈。
  须知八十军杖,基本上可以打死一个猛将了。
  这事让所有人胆战心惊。
  咱们这位黄主帅怕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太飘了罢,这都敢打,真不怕太子和陛下雷霆震怒,别人三爷孙血脉相连,哪能容忍你如此作践太孙。
  不过大家心知肚明,黄昏杖责太孙是理直气壮。
  确实违抗了军令。
  好在太孙这一顿揍挨的不冤枉,投降的五千多瓦剌士卒听说大明太孙为了他们被杖责八十,原本沸腾的俘虏营地瞬间安静了下来。
  攻城之时,可见大明雄师之狠。
  杀人不眨眼,眼睛还不发干的那种不眨眼。
  如今太孙又为了降兵挨揍。
  这是大明之仁。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五千降兵的管理轻松了许多,不用随时提防他们闹事——管吃管喝饿不死他们就行。
  至于招安让他们成为大明兵力,那就想多了。
  也不敢这么做。
  顺中城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四方。
  首先是延平,在得知黄昏只用了半日功夫就拿下顺中城后,率领三万大军攻打延平的雄霸骤感压力——大明军队占据顺中,以后的所有后勤都要从延平区域经过,自己再打不下延平,搞不好要被朱棣问罪。
  于是雄霸疯了。
  他亲自上前线带领吴哥大军攻城,也万幸延平的城池不是钢铁水泥打造的,是传统城墙,更加万幸的是独石关那边众多关城知悉黄昏拿下顺中后,不再担心太平和暖答失放弃延平去选择入关——顺中直接切断了延平和顺平之间的联系,这个时候太平和暖答失敢绕过大明入关,基本上就是自杀。
  所以独石关等地派出了主要兵力配合雄霸攻城。
  效果显著。
  延平已经触手可及。
  只是这已经不重要了,永乐十四年的北伐,最后、最重要的战事,是接下来的镇北、归南、竹节三城的攻防,以及最后对撒儿都鲁的大决战。
  没有游击了。
  也没有骑战了。
  大明已经合围,在撒儿都鲁的马哈木必须为他的选择付出代价——只不过在顺中城破之前,马哈木还想着大明没个三十万人就是来刮痧的。
  顺天,太子朱高炽听说儿子被杖责了八十军杖,吓得浑身肥肉都在颤抖,又听说没有大碍只是卧床,再听说是因为违抗黄昏的军令,太子朱高炽就无语了,憋了两个字:活该。
  军令也敢违抗的?
  小兔崽子,现在知道后悔了罢。
  当初父皇说换帅,老子也好不容易给你把路铺好,你倒好,竟然违抗旨意,辜负了我们对你的一片好心。
  现在被黄昏揍了那就活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