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是黄昏的想法,对于朱棣而言,六座布政司的作用是加强掌控力。
  而且这都是精挑细选的位置。
  如此一来,整个漠北六座布政司,再在这六座布政司中选几个所在的城市设立都司,每座都司保留一万上下的兵力,这兵力不多,漠北那边现在有水泥官道的运输支撑,再加上当地的物产,完全支撑得起来。
  如此就可以完美的将这片广袤区域掌控在大明手上。
  朝野大事之间,还有一些小事也落在了朱棣眼里,让他越发觉得黄昏这小子办事牢靠:在大军围困住撒儿都鲁的时候,时代建筑就已经开赴瓦剌区域,不止于时代建筑,因为得到了水泥配方,又能从国家这边得到钢材使用的民间其他商行成立的建筑商行,也纷纷在工部那边去竞标,希望得到水泥官道的修筑工程。
  工部那边热闹了好一阵,最后确定下了诸多项目。
  与此同时,工部自己成立的建筑商行也迅速开赴瓦剌和鞑靼相连的区域,所以撒儿都鲁那边战火朝天的同时,瓦剌和鞑靼区域衔接的官道也已经开始在修建。
  按照工部的计划,瓦剌三座布政司之间要有官道相互连接,同时三座布政司和顺平、延平之间,也要有官道连接,而顺平、延平和长平之间的官道,也需要有。
  而这所有的官道,需要和那条南至中南半岛,北至顺平的贯穿整个大明掌控区域的最长最大官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将会耗资亿万。
  这是战后民生工作,在黄淮、吴笙游赶赴各自任地时,应天这边,在经过一轮不算激烈的辩论后,确定下了瓦剌三座布政司的名字。
  位于瓦剌堡垒核心区域的布政司,属于整个瓦剌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取名为北固。
  安加拉河流域的布政司,取名太平。
  藩王太平,就在此地就藩。
  而在瓦剌堡垒以西,朱瞻基去治理的那座布政司,则命名为西也城——这个名字是朱棣提出来的,意思很明确,西域那边也要步漠北后尘。
  所以叫西也。
  其实这名字私下里被那些文臣吐槽得一文不值,不过没办法,陛下提出来的,还是得给陛下留下面子,毕竟咱们的陛下也是读过书的,你要是公然吐槽,陛下没面子你就没了里子。
  西也?!
  叫西启或者启西它不香不好听?
  也没人去在意这点细节。
  现在大明朝野之间一片振奋,谁都没想到,或者说无数人做梦也没想到,历来都是中原王朝顽疾的莫别,在汉唐这种盛世都无法彻底被中原王朝掌控,但在大明手上,彻底成了疆域图上的一个大块。
  大明疆域,北至漠北之边,南至中南半岛满剌加插入海里的那个狭长尾巴,其范围之宽广,已可追望曾经的元帝国。
  虽辽阔有所不及,但大明对这些疆域的掌控力却有过之而不无及,至少在管理方面,不会出现初夜权这些恶心百姓的事情。
  战后工作有条不紊。
  但战争的尾巴却还没有清楚干净:雄霸去追把秃孛罗,因为不熟悉草原地形,追来追去,不仅没追上,还被把秃孛罗把也先给找到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黄昏也是无语。
  也先这个人,比马哈木可怕——而且有史可鉴,反正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努尔哈赤十三副盔甲做大做强的事情,让黄昏对也先充满忌惮。
  发军令让雄霸继续追。
  不过雄霸接到的军令是两封,一封当众宣读,对把秃孛罗穷追猛打,另一封则是让他故意留口子,让把秃孛罗能够逃窜出去——如果有机会,能在追杀过程中杀掉也先最好。
  雄霸心知肚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