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高燧已经薨天。
  朱棣肯定不愿意再看见二儿子也英年早逝,而目前的局势,太子登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太子章国之后,如果狠一点,朱高煦就得死。
  所以陛下给朱高煦留一个靳荣,这样就算太子登基了,为了国家安宁,也不会去动朱高煦——因为靳荣和朱高煦配合,是可以造反靖难的。
  这有个前提——靳荣得强大到太子登基之后都不能动他。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西北为王!
  但方宾是何许人也,他有自知之明,论治政才能,他也许不如陈洽之流,但官场的远见和对人心的揣摩,方宾绝对是世间第一流的。
  要不然也不会压过陈洽成为兵部尚书。
  所以他知道,陛下这一厢情愿的操作里其实有很多弊端:人心是会变的,永远不要用金钱和权势去挑战人性。
  太子登基,靳荣一旦西北为王,无法再更进一步的靳荣很可能为了保住他自己的荣华富贵,转身就把朱高煦卖了。
  但自己知道又如何?
  自己没办法改变天子的想法,更无法让靳荣在现在配合自己,自己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亦力把里,去顺天行部当一个侍郎。
  所以方宾怂恿了一句,“黄指挥使自然是看得高远,可我等俗人还要食人间烟火,不得不考虑身前身后名,那么有所顾虑的情况下,谁愿意给你卖命?”
  靳荣眉毛挑了一下,放下酒杯,“感谢方侍郎招待,告辞。”
  说完离去。
  他傻子也看得出来,方宾就是想挑拨他和黄昏——心理之阴暗,确实符合他这个酸儒的身份,因为自己和黄昏内斗起来,西征依然无建树的话,那么方宾之前作为主帅没有建功的事情,给方宾在仕途上带来的影响,就会无限降低。
  就好像在说:大家快来看啊,西征亦力把里不是我方宾能力不足,黄昏来了也一样,并非是我方宾带兵庸碌,也不是我方宾不会沙场事,实在是形势使然,谁来都一样。
  所以靳荣选择告辞。
  不管怎么说,他有他的立场,也不管主帅是方宾还是黄昏,立场始终不会改变,至于被方宾挑逗起来把矛盾摆在桌面上这种粗鄙画面,靳荣颇为不屑。
  他了解黄昏。
  这个人,只要你不逼迫他太甚,他根本不会管你——所为的后发制人,真不是大家随意安在黄昏头上的。
  有件事,方宾其实很介意。
  在陛下进入应天登基前后,黄昏还没入仕之前,其实是很圣母的,他甚至想过去救方孝孺,还帮助景清挣脱了灭族的惨祸。
  可以说,黄昏这个人的内心,其实很软。
  但形势逼迫的话,黄昏又会很硬。
  杀人不眨眼,别问他眼睛干不干的那种硬——庞瑛、赵曦、纪纲、朱高燧……这些已经化为白骨的人,最有话语权。
  靳荣的告辞让方宾有些意外。
  他最擅长揣摩人心,看着靳荣掀开帐篷远去的背影,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坐拥西征大军一半的兵力,靳荣为何示弱了?
  他明显不想和黄昏起争执。
  黄昏端起酒杯,笑意盈盈的看着靳荣的背影,有点意思。
  旋即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看向方宾:“方侍郎,做人还是要厚道一些,老实说,你能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不是因为你的能力有多出色,论能力,陈洽在你之上,而且我可以笃定一点,现在的兵部尚书赵羾当不了多久,兵部尚书一职,还是陈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