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就是说,方便站队。
  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几乎都知道,黄昏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后,和陛下之间想要君臣和睦的度过余生是不可能的。
  那么陛下这一次会不会动手?
  所有人拭目以待。
  如果连这都不动手,那这事的背后就值得揣摩了。
  大朝会主要是宣布一些在小朝会上决断了的重大事项,以及一些关系外邦的事情,像影视剧中那种当众弹劾人的事情,其实很少发生。
  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彼此还是要留面子。
  你今天当众弹劾我让我下不来台,那明天我的好友同窗同乡什么的,也当众弹劾你,让你下不来台,几次套娃下来,大家都下不来台。
  有辱斯文。
  所以一般的弹劾,不是图穷匕见那种,都写章折里去了,不会在大朝会上来弹劾。
  都察院例外。
  一般都察院要弹劾人了,基本上表示那个人要凉。
  朱棣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今年五十九了,已不是那个刚进应天城意气风华的中年男子,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早些年征战沙场对身体造成的后遗症,如今也逐渐显现出来。
  不过相对于一般五十九岁的老年人,朱棣依然龙精虎壮。
  甚至还可以负甲上沙场。
  此刻鹰扬虎视,将众臣扫视了一遍,目光落在站在五军都督府一众都督和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后面的镇西候黄昏身上,停留了片刻,又移开,看向奉天殿前面的空地,收回视线,落在龙椅前桌子上的章折上,开口说道:“因战事缘故,沿海诸卫所有抽调了些兵力,防御薄弱了些许,近来有章折过来,倭寇扰民甚重,沿海卫所阻击不利,诸位卿家以为何?”
  就是问大家如何处理倭寇骚扰沿海的事情。
  这事情确实麻烦。
  因为开了海禁,现在海外贸易发展得如火如荼,沿海城市的经济迅速崛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倭寇对进出商船的骚扰和打劫。
  按理说,沿海那边需要增加兵力才对。
  然而因为金帐汗国的战事,沿海那边反而抽调了一些走,这就给了倭寇机会。
  但是剿灭倭寇又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有些倭寇在外海占据海岛称王,你不组织一点像样的军事行动去剿灭,大多要铩羽而归,可你大规模的去剿灭的时候,倭寇早就得到风声提前躲了,等你官兵一退,他又占据着海岛劫杀过往商船。
  不过这种事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的本职工作。
  果不其然。
  兵部尚书赵羾没吭声,然后五军都督府就被点名了。
  老臣陈圭资历最老,也是第一个被点名的。
  陈圭很无奈,他倒是想亲自过去收拾那些海盗倭寇,然而确实上了年纪,不过推锅本领一流,说:“陛下,此事确实不好办,沿海卫所兵力有所不逮,而金帐汗国那边的平叛也不能耽误,所以无法继续将兵力调回来,如果不征兵的话,沿海将一直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但老臣记得,我大明在沿海还有一批兵力,为何不让这一批兵力投入?”
  朱棣唔了一声,“你是说郑和的海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