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越发无语,摊子铺太大,现在办点事就这么难了吗?
  第1310章 汉王:我回来了!
  关键时刻,因为种种原因,从亦力把里来大明养老,被赐封文华阁大学士,在礼部挂了个闲职的亦力把里老臣异密忽歹达出列,用生硬的大明官话道:“老臣以为,目前在亦力把里的范闲可以胜任,他熟稔外族事务,在金帐汗国必能驾轻就熟。”
  朱棣眼睛一亮,旋即摇头,“不行。”
  范闲现在连布政司使都不是,只是个布政司参政,还是这两年爬的快,要不然以范闲连进士都不是的科举出身,布政司参政都当不上。
  所以资历不够。
  但这倒是提醒朱棣了,去金帐汗国担任封疆大吏的人,最好是对蒙古人和突厥人有一定了解的人,这样的人大明其实还多。
  但是有资历的……
  朱棣想来想去,发现只有一个人。
  瓦剌区域在太平任布政司使,吴笙游,这老小子在太平城那边治政相当有成绩,连藩地在太平布政司的瓦剌王爷太平,都对吴笙游赞溢有加。
  可这个人……老实说,他的上位一点也不光明正大。
  最早吴笙游是被俘虏的大明人,被俘虏之后,果断没有节操的成了阿鲁台的谋臣,没少给阿鲁台出针对大明的计谋。
  后来大明征讨鞑靼,吴笙游见状不妙,各种骚操作,最让人无语的是,把他女儿阿如温查斯送给了黄昏,蹭了个老丈人当。
  然后一路踩着鞑靼阿鲁台等一众人的尸首,慢慢爬到了太平布政司使。
  而他并不是进士出身。
  而让朱棣介意的倒不是进士出身这个问题,而是因为吴笙游是黄昏的老丈人,这个问题不好忽略,在有些事没确定之前,不能让吴笙游去当金帐汗国的封疆大吏。
  嗯,不过还有个策略。
  金帐汗国因为太过偏远,这个总使可以设置左右总使,吴笙游可以占一个名额,另外一个名额必须要用天子心腹。
  想到这朱棣道:“此事再议。”
  看了一眼康宁。
  康宁立即上前一小步,尖锐着嗓音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都懵逼了。
  尤其是礼部尚书吕震,他做好了随时出列的准备,结果听到了下朝的信号,又发现早就交待了他的陛下,此刻端坐皇位,一言不发,显然并没有要因为金帐汗国那边的事情大肆封赏的迹象。
  吕震有点懵。
  发生了什么事,今天不是要因为金帐汗国的军事战功而对黄昏、朱瞻基、朱高炽和朱高煦以及一众将领进行封赏么。
  怎么陛下忽然改了主意?
  不解是不解,不过陛下提都不提金帐汗国的军事行动,吕震也不会傻得跳出来,反正礼部准备好了,要封赏什么的,礼部随时都能配合。
  其他臣子其实也在等,等着看陛下到底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大明妖臣,然而直到康宁喊了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众人也没听到陛下说起半点关于黄昏回国关于金帐汗国的事情。
  这一下不止是吕震懵了,所有人都有点沉重。
  陛下不准备封赏黄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