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简单寒暄了几句,知道黄昏上山去见朱允炆的解决事情的,胡濙长吁了口气。
  这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没人知道胡濙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当初父亲仙逝,他连守孝都无法,被朱棣夺情起用,继续在全国各地晃荡。
  要不是因为官道修得好,胡濙早累趴了。
  在封建王朝,君王要收拾臣子,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臣子不停的在全国各地调职,这种罪苏东坡早年就遭受过。
  上了支提山,眼看华藏寺在望,黄昏停步,看向朱瞻基,“在见那位之前,我有个事要确定一下,目前那位在福建宁德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罢?”
  朱瞻基斩钉截铁,“除了我和胡濙,没有其他人知道沧海珠大师的真正身份!”
  黄昏唔了一声。
  忽然有个问题,“这半年你在宁德这边,追随沧海珠大师的那一万多忠义之士,以及暗中潜伏的其他追随者,难道就这么安静,没想过突破你的封锁,带着他离开福建?”
  朱瞻基深呼吸一口气,“你说呢。”
  世人眼中的白日升平,其实夜里多少腥风血雨无人知而已,这半年来死的人可不少。
  第1349章 堡宗的出现不可阻挡?
  黄昏闻言了然于胸。
  看来朱允炆还不能死,要不然那一群忠义之士不会完全忠心于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得做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
  一旁的胡濙忽然说了句,“其实也都是可怜人。”
  黄昏讶然,“胡侍郎知道什么?”
  胡濙看了一眼朱瞻基。
  朱瞻基沉默了一阵,“之前一次,有一波人想闯入支提山,将二伯带走,被我们一网打尽了,当时打扫现场的时候,一个本地卫所的士卒发现尸首里有个熟人,多说了两句,说没想到赵二哥成了山贼,现在他死了,赵二嫂多年前就死了,那孩子可怎么办啊……”
  朱瞻基说到这里,有些不愿意再说。
  黄昏越发讶然,你一个大明太孙,钟鼓馔玉不足贵的,什么时候会因为某些个百姓的死而有这么情绪了。
  胡濙看朱瞻基说不下去了,在一旁叹道:“过了半个月左右,我进宁德办事,和太孙去喝酒,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一个小男孩和狗抢食,太孙看不过去,让人给小男孩洗浴之后带入酒楼,后来一问,巧了,就是那个叫赵二哥的孩子,父母都死了,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
  朱瞻基叹了口气,“我大明如此盛世,尚且如此,以往朝代,不敢想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世道如此乎。
  这个世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大明如今盛世,天下安康,然而依然有人要和狗去抢食,作为大明太孙,未来的天子,朱瞻基确实萌芽了一些怀疑人生的想法。
  黄昏看了一眼朱瞻基。
  心里暗暗欣喜。
  好事。
  朱瞻基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好事。
  这是封建朝代,是阶层极其分明的朝代,只要存在阶层结构,就一定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不管大明的盛世如何风光,灯火辉煌的阴影下,始终会有权贵听不到的哭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