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没有进士的身份,正三品可能有点悬,从三品希望很大。
  至于正二品的承宣布政使司使,想都别想了。
  这位名江采仁的知府同知,因为平日里要处理诸多政事,而且经常在泉州府各地出差办公,所以比知府更了解整个泉州府的情况。
  昨夜喝酒的时候,黄昏无意间提及过要在泉州府这边购置一座宅院作为暂时之用。
  江采仁今天就登门来了。
  直接说明来意,说自己熟谙整个泉州府的状况,镇西公要买宅子的话,自己可以帮忙引路去实地看看那些豪宅。
  黄昏没有拒绝。
  你得给下面官员一个献殷勤的机会,也有些明白江采仁为何能爬得这么快了,确实有点八面玲珑,关键是这位知府同知处理政事,也确实有一手,在泉州府的好评声望,一点也不比知府差。
  嗯,也有风言风语,说这位知府同知这些年没少赚钱。
  不过朱棣都能忍,黄昏能说什么。
  朱棣能忍,说明江采仁还在朱棣的底线之内,而且他处理政事确实出色,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你总不能继续搞太祖那一套。
  何况官员如果没钱赚,办事也就不上心了,只要他江采仁能为民谋利,就是一个好官,瑕不掩瑜的贪墨,律法之外情理之中。
  不妨碍江采仁是一个好官。
  所以说,有学问的不一定能当好官。
  第1386章 长袖善舞的知府同知
  昨夜时分,时代集团泉州分部,紧急给黄昏调派了十辆三轮车,并且全部配备车夫,嗯,也是豪华装饰了的。
  以确保东家在泉州的出行自由。
  泉州因为海外贸易最大的两个港口之一,和广州一样,整个城区的道路基本上都已是水泥路了——这个水泥路就是在江采仁的操作下修起来的。
  工程采用最时髦的招标。
  中标的不是时代建筑,而是鸿运商行,这里面说没有猫腻,估摸着鸿运商行自己的人都不信,鸿运商行的背后大老板,其实就是交通司令、工部右侍郎张本。
  所以江采仁一方面修了路,一方面又讨好了张本,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从中吃了不少,可谓一举三得,不过泉州百姓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反正修路是官府出钱,而且有些工作还可以抵徭役,甚至还能赚钱。
  何乐不为。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鸿运商行能发展得这么快,张本作为工部侍郎的身份功不可没,不过别人是凭本是挣钱,朱棣哪怕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也不好对张本说什么。
  一则张本通过鸿运商行赚钱后,在工部和交通司的本职工作上,绝对清廉。
  二则这事要是调查的话,牵扯太大。
  几乎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府,都会有人因为被问责。
  最主要的一点,这些操作贪墨的钱其实都不算太过触目惊心,而且也确确实实把各地州府衙门所在的城市给弄得光鲜亮丽了。
  属于国家形象工程。
  和这个一比,贪墨那点钱就不算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