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昏笑道:“如此最好。”
  又对那位三十来岁的小吏道:“就有劳洪户书了。”
  从官职上看,这位小吏应该是泉州府户房的经承,也就是泉州府户房的头目,掌管户口管理,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
  名叫洪凌的小吏笑道:“镇西公客气了。”
  黄昏又对江采仁和张耀扬道:“还要去通知家眷搬家,就此别过,待我忙过几日,找个酒楼设宴,到时候还望两位赏脸光临。”
  江采仁和张耀扬立即回礼,说着一定一定。
  江采仁给黄昏准备了三轮车。
  黄昏想了想,泉州府也没多大,没必要承太多人情,便让三轮车夫自行回去,他和洪凌步行走向客栈,沿途和洪凌交谈了一番。
  洪凌,泉州人,参加了永乐十年的科举,没中第。
  回来之后开了个私塾。
  准备一边谋生一边备考,然而大明迫于人才压力,泉州府的官吏被调走不少,六房空缺极多,洪凌被举荐担任户房经承。
  这一干就是九年,没爬上去,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还是不够长袖善舞。
  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差不多,但又比这个叫顾独坐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更善于变通一点,洪凌之所以爬不上去,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自己。
  他怕官职上去了,会被调离泉州府,而他是不愿意离开泉州府的。
  他上有高堂。
  简而言之,就是他父亲已经上了年纪,如果洪凌到外地任职,就没人照顾,而洪凌父亲不愿意出远门,是已经到了年纪,怕万一死在异地他乡,进不了祖坟立冢。
  所以洪凌在泉州府这边,其实好评极高,自古忠贤难两全,洪凌选择了孝,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抛弃老父亲,这一点泉州府这边的人提及洪凌,无不翘起大拇指赞溢有加。
  暗想着洪凌父亲驾鹤仙去后,洪凌也要高升了,事实上也是如此,江采仁和泉州府的钱知府两人,都有默契,一旦洪凌父亲驾鹤仙去,两人就会举荐洪凌去担任一县知县。
  这个问题不大。
  毕竟哪怕是经过了十多年科举扩张,大明现在的人才压力依然很大——科举考中的进士,都是担任要职,知县这些小官职,空缺依然大。
  像江采仁就权兼了一个知县。
  哪曾想洪凌家的老爷子这一两年越活越精神。
  洪凌也看开了。
  黄昏和洪凌交谈之后,知悉各种原委后,感喟不已,道:“其实在泉州府下辖的州县出仕,应该不会影响。”
  洪凌苦笑,“就怕万一,我爹他老人家深恐在外面发生意外,运回老家后进不了租屋,去年我叔爷就是如此,季父洪继来为此还被我们泉州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不孝。”
  黄昏微微点头,能理解。
  老人就怕死在外面,因为尸首运回老家后,在下葬的前几天,需要放在祖屋或者宗族的祠堂中,但你要是死在外面,不好意思,祖屋和宗室的祠堂都不会允许你进去的。
  黄昏也不好说什么。
  又忽然有些意外,“你刚才说什么,季父洪继来,是军器院军器令洪继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