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昏也看向朱棣。
  两人在一瞬间有了一个默契,这事应该不是汉王朱高煦搞的,要不然朱高煦不会留活口,但这只是常理,万一朱高煦就是故意为了洗清他的悬疑,自导自演了他那边的刺杀呢。
  黄昏沉默了一阵,“倒是好奇了,刺客是如何潜伏在长春郡王府的,又是如何得知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今夜会留宿长春郡王府,汉王殿下的府邸也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潜入的。”
  朱棣摇头,“刚才已经让薛禄和王振去查了三名刺客的身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死掉的两名刺客是洪武三十五年进的太子府邸,后来太孙封长春郡王府,太子便调拨了一批奴仆到这边来,恰好将这两名此刻调拨在内,要不然这两名刺客现在都还在东宫。”
  顿了一下,“汉王府邸里那名刺客也一样,是洪武三十五年到的。”
  薛禄急忙在门外道:“汉王府邸里那名刺客应该也不是一个人,当时和他一起进汉王府邸的还有一个人,不过因病死了有七八年了。”
  黄昏讶然,“这么早,难道是这十九年间被什么人收买了?”
  只有去审问那个活着的刺客了。
  问薛禄,“去查过他们的身份背景没有?”
  王振接道:“锦衣卫和东厂都去查了,三名刺客都是孤身一人,根据户部资料显示,他们本是应天人,家人都在靖难之战陛下入城那一天死于战火之中。”
  黄昏有些发凉,“难道是建文旧臣?”
  薛禄摇头,“不是,他们的资料都只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牵扯政治站队,所以肯定是在这期间被心怀不轨的人收买了。”
  黄昏沉默了一阵,问朱棣,“陛下您怎么看。”
  朱棣道:“看锦衣卫那边审讯结果罢。”
  现在那名从汉王府押过来的刺客,正在后院被几名锦衣卫诏狱里最有经验的狱卒审问,只要他活着,不管他多硬的骨头,都会开口。
  这是对锦衣卫的信心。
  黄昏心里腹诽了一句,那不就得了,审讯之后就出结果了,干嘛还如此大张旗鼓的把所有人喊来,旋即又理解。
  朱棣这么兴师动众,很大原因是对朱瞻基的关怀。
  太孙出事,朱棣也慌了。
  叹了一句,“万幸太孙婚礼期间,锦衣卫和东厂的安防做得到位,要是这些刺客用的不是什么匕首短剑,而是火铳,那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微微颔首。
  锦衣卫这点做的还是到位。
  太孙大礼前一个月,锦衣卫就开始在全城做安防相关事宜,在太孙同意下,几乎将长春郡王府翻了个遍,所有刀剑和火铳之类的武器,都在搜查范围。
  不过刺客的匕首藏得太隐秘,所以躲过了搜查。
  为了确保婚礼的安全,城内包括朱高煦的王府在内,也一并被搜查了——要不然今夜朱高煦也要面对火铳的刺杀。
  但是有点奇怪。
  刺客如果要杀太子太孙和朱高煦,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来刺杀,明知道这种大事的时候,安防力量是强大的,刺杀的机会不会太高。
  平日里太子太孙和汉王的警惕心都会降低——嗯,其实也低不到哪里去。
  朱高煦要防太子太孙。
  太子太孙要防朱高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