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东林党今天的突袭是成功的。
  虽说崇祯皇帝及时醒悟过来,转身走人退朝,避免了进一步恶化局面,但是毕竟话已出口,所以还是等于被小小打了脸。
  哪怕魏续今天上奏折的时机再不合适,但是皇帝连奏折都没看,就打算将一个正在做本职工作,专门负责稽察纠偏的给事中拿下,这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今天这次突袭,既打了忠勇伯的脸,也打了皇帝的脸,算是文官集团的又一次小小胜利——皇权和绅权无时无刻不在斗争,历代文官想办法钳制皇帝早已成了本能。
  ……
  崇祯退朝后,回到乾清宫,气呼呼地翻开了那份奏章。
  不出所料,奏章上的内容,又是文官弹劾政敌的一惯文风——十二条大罪条条惊悚,件件夸张,笔者言辞如刀,深谙无中生有强词夺理之道。
  总之,在文官笔下,每一个和正人君子作对的小人,都是罪恶滔天的国家之敌,天地不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
  看完后,皇帝不出意料的将奏章留中了,并且下旨申饬了没事找事的混蛋给事中魏续。
  通常来说,皇帝处理弹章有三条路。
  首先,如果皇帝想保护被弹劾的人,那么就会对弹章留中不发。
  这招就相当于后世的删帖,是消弭影响,转移热点的基本手段。一旦皇帝开始删帖,外朝那些上章弹劾的官员就等于做了无用功。哪怕有穿红袍的十五级大水逼发帖,版主同样都可以删掉,然后这个话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就保下了。
  其次,如果皇帝不想保护被弹劾的人,那么很简单,只需要将奏章“交部议”就可以了。
  交部议是个明显的暗示,就等于允许会员公开讨论此事。这种情况下,聪明点的官员都会立即上折“告老还乡”,保留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最后一个处理弹章方式就是小朝会。
  如果皇帝拿捏不定,就会在只有重臣参加的小朝会上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对弹章做出处理决定。
  那么关于今天这份弹章,皇帝是肯定会留中不发的。笑话,忠勇伯现在是崇祯搞定北虏的希望所在,怎么可能允许朝臣弹劾?
  于是奏章留中了。
  然而从第二天开始,大批弹劾忠勇伯的帖子就像潮水一样涌进了通政司。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看过《异贼明要》这本册子的吃瓜文官也变成了自干绅,开始不停上折弹劾忠勇伯。
  当帖子的数量达到一个量级之后,皇帝的删帖也没用了。
  这属于第四种隐藏情况:爆吧。
  爆吧是严重事件,相当于针对这件事掀起了政潮,皇帝必须对此事有一个正面回应。
  当然,皇帝在这几天里也通过其他渠道看到了册子,搞清楚了弹章背后的来龙去脉。
  虽说对册子上那些胡言乱语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但是没办法搞定群臣的的崇祯最终也只能下旨,言道明日早朝后,于皇极殿召开专项会议讨论此事。括弧:允许忠勇伯自辩。
  与此同时,忠勇伯也从盟友温体仁的渠道那里得到了皇帝的私下保证:明日尽管上殿去怼,你背后不是一个人。
  第475节 金殿撒泼(一)
  4月15日,辰,皇极殿。
  今天早朝结束得很快,基本上是点完卯就散伙的节奏,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重点在早朝过后的小朝会。
  上千名官员散去后,最终能有资格参与小朝会的只是一小撮人。剔除那些打酱油的诸如钦天监之类的部门,再剔除同样打酱油的勋贵武将,今天最终有资格站在皇极殿内的,一共不到100人。
  这100人就是掌管着明帝国中枢运转的核心官僚了,其中包括了内阁、司礼监、六部尚书侍郎、翰林科道、五寺卿等官阶不同的文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