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支探险船队意义重大。
  穿越众第一次实质性的,将手伸向了几种南洋出产的战略资源:橡胶、镍铬矿,以及石油。
  自1627年首批穿越者来到本位面,匆匆然已经过去了7年时间。
  7年筹措,7年准备。时至今日,穿越者们实在是等不住了。对黄包车轮胎和不锈钢的渴求压倒了一切。
  于是,新出炉的大燕国,不惜采用风险巨大的“蛙跳”战略,不惜在身后留下越南这样一个巨大的不安定因素,也要在远离本土的西贡建立基地。
  一切都是为了今天……仅仅在占领西贡2个月后,连地皮还没有踩熟,探险船队就不顾一切要出发了。
  “老沙,这一路上海况复杂,千万小心。”
  紧紧握着沙正明的双手,前来送行的邵强邵总督一再叮嘱。
  “呵呵,没事的。”沙正明身高体阔,面上也是一副让人放心的模样:“有雷达和声呐还怕什么,话说这些设备也是让那几位出血了啊,都是虎口拔牙,现场进口的。”
  沙正明的笑话貌似令严肃的送行场面一松,大家纷纷附和着笑了起来。
  然而笑声掩盖不住知情人士眼中的担忧:探险船队此行的目的地,海况陌生,地形复杂,光外围就有几千个零散岛屿礁石环绕。在十七世纪的原始环境下,还有无数暗礁在海面下林立,此去凶险异常。
  那么仓促起航的探险队,此行目的地到底是哪里呢?
  答案是“郑和岛”。
  在后世,郑和岛被称为巴拉望岛。
  这是一个长条型岛屿,位于菲律宾西南方,和西贡隔海相对,两地之间的海程有1000多公里。
  在西贡和郑和岛之间的这一片海域,就是后世国人耳熟能详的南海。海域中有着另一处人们熟悉的地名:南沙群岛。
  前文说过,包括郑和岛在内的菲律宾所有岛屿,过去存在的众多古国都是华商所建,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历史上并不存在菲律宾这个国家,这一块殖民地,二战后才从美国手中乞求到了独立,代表不了“正朔”。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南海周边众多古国的宗主权。而在后世,自从菲律宾擅自把中国南海改为“西菲律宾海”之后,在中国民间把巴拉望岛称为“郑和岛”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这也是内阁在探险船队出发前,专门给南洋总督府发电报确定“郑和岛”这个地名的原因。
  事实上,在之前内阁和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的联席会议中,有关于南洋开发的大战略,第一站并不是郑和岛,而是位于马尼拉北方的吕宋岛。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
  谁也没料到,南下团队操作手段高超,一系列连消带打的骚操作,最终裹挟了一干越南土著打开了湄公河平原的大门。
  这样一来,远在广东的大燕国高层猛然发现,位于郑和岛最西端的镍铬矿区,以及当地的热带地理环境,赫然成为了眼下最合适的综合开发试点地段。
  当然了,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穿越者一朝占据了湄公河平原。
  稻米才是南下各种大规模行动的基础原动力。
  对于日益紧张的大明局势来说,不需要广东再输血,自身还能养活大批移民,顺带往北方输送稻米的湄公河平原,完全可以承担起战略支撑点的作用。
  这也是郑和岛最终取代吕宋,成为首个南洋试验开发据点的的根本原因。
  第636节 甲板话语
  原始环境下的南海,碧空如洗,白云如纱,天光明媚。
  低头看去,是热带海域特有的清澈洋流。嫩绿色的海底折射出七彩光线,斑斓的海鱼在红色珊瑚丛中穿梭,风景奇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